古城,在文化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它们不仅仅是砖瓦石砌的建筑,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站在古城中,仿佛与古人来了一场隔绝时空的对话。
为了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古城,了解中国北方典型古村落样式,弘扬新时代闯关东文化,聊城市东昌府区启明小学于4月26日走进章丘明水古城,朱家峪景区开启了为期一天的研学之旅。本次研学旅行由聊城日报社小记者发展中心承办。
此次研学旅行由东昌府区启明小学领导带队、各班班主任陪同,并由聊城日报社小记者发展中心为各班配备了专业研学老师、教官安全员,还有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儿科医生全程随队。
启动仪式
东昌府区启明小学副校长靖传国发表致辞。
授旗仪式上,东昌府区启明小学副校长柴淑静接旗,授旗给启明小学五年级主任石小帆。
研学导师团队,是孩子们学习道路上的灯塔,或引领前行、或答疑解惑。来自聊城市传染病医院的儿科医生,守护孩子们的健康。研学教官团队,过硬的身体素质保障研学中每个孩子的安全。
章丘明水古城
明水古城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据史书记载,该城始建于战国时期,曾是齐国的重镇,后成为汉代济南国的都城。
历史上,章丘明水古城曾经历多次修建和重建,但至今仍然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古建筑群。如今的明水古城以城为依托、以水为纽带、以泉为点缀,布局历史故居、宗祠庙宇、技艺作坊、民俗建筑等多种游览项目。
这座三孔拱桥名为长虹桥,以长虹卧波之意。桥下之水,在古代为重要水道,旧时称为西码头, 是水路交通要冲,运送货物的船只,多从这里出发, 沿绣江河驶入小清河,西可达济南,东可到羊角口。
孟鸿升布坊
孟传珊,字鸿升,是“瑞蚨祥”的创始人。“瑞蚨祥”是“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景点布置传统织布机、染坊、现代织布机等设备,展现了织布、染布、晒布等制作流程。
孙铁匠铺
俗话说“炉火生造化,锤下定乾坤 ”。传统铁匠的烧铁工具为三大件: 一是火炉,二是风箱,三是炭槽 。“铁匠炉 ”,分坐炉和行炉。
“行炉 ”也叫打“ 乡铁 ”“打乡铁 ”。铁匠们将风箱、铁砧等打铁工具装上独轮车游走四方,招揽生意 。“风吹一炉火,锤打四方财 ”,说的就是打“ 乡铁 ”。
坐炉就是在宅院工棚内盘上一座“七星八卦炉 ”,再安上砧子 、置全锤子、钳子便成了一个生产单位。
古城县属
县衙起始于秦代设立的郡县制,称“县治”,到明代称“公署”,清代称“衙署”,也称“县署”,是最基层一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古县衙也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类型,是我国建筑文化遗的组成部分。
自汉代以来,犭贪的形象被用于警示官员节制欲望,几乎每个州县官府的照壁上都雕刻或画有犭贪的图像。
犭贪(tān)传说中天界的神兽,龙头、狮尾、牛蹄、麒麟身。
生性贪婪,吃尽山中的飞禽走兽;占尽人间的金银珠珍宝;企图吞食天上的太阳,最终落海而死,寓意着正义和邪恶在反腐败斗争中长期对立,但始终是邪不压正,正义的“獬豸”终会战胜“犭贪”。
百脉泉
章丘有“小泉城”的美誉,古城景区包含百脉泉、梅花泉、墨泉等名泉。泉水竞涌,如浪似花、仪态万千;观泉水鼎沸、薄雾蒸腾,疑是天上琼池跌落凡间。“亭台楼阁映水生辉,庭深院幽意蕴深远”,优美的自然风光宛若一轴巨幅画卷次递展开。
李清照故居
李清照,“千古第一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李清照故居借助“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而生趣,构筑由风、花、雪、月四大主题组成的泉水园林景观。是一处“园在水中、水在园中、景在词中、词在景中”的山水人文园林景观,堪称中国第一词园。
『赌书泼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两者兴致高了打情骂俏,争着饮茶,会将茶水打翻,使满屋漂茶香。
朱家峪景区
午饭过后我们来到朱家峪景区,朱家峪景区位于济南,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东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同时,也是电视剧《闯关东》以及《老农民》的取景拍摄地。这里祠庙、楼阁、古桥、古文化遗址等景点星罗棋布;四面青峰隐隐,溪中碧水悠悠;长白、胡山诸峰拱卫映带如画。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激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回味、探索和研究的无尽兴趣。进入朱家峪“归真、访古、探幽”,既能饱览风景,又可感悟人生。
山阴小学
四进院落,校门仿的是广州黄埔军校的校门而建,以示“育世英才”之意,培养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现在学校已经成为闯关东文化的展示馆。
闯关东文化展览馆
随后我们走进闯关东文化展览馆,去感受中国历史上最宏大、最悲壮的移民史诗,领悟中华儿女心中永远铭刻的民族记忆。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当时,山东、直隶两省的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前往关东的现象成为时代潮流。
同学们在巨型穹幕影院中观看还原闯关东时期的影片,仿佛被拉回到了那段令人刻骨铭心的记忆里。
富有意义的研学旅程结束了。本次研学活动由聊城日报社小记者发展中心承办,各项预案准备充分,研学课程安排科学得当,班主任、带队老师、安全员、司机师傅不辞辛苦,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为每位同学安全文明研学“保驾护航”,确保了整个行程的安全有序。
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玩学结合,积极参与,认真记录,文明礼貌,纪律严明,表现出东昌府区启明小学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一致好评。通过这次研学旅行,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促进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与分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