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部分莓友育苗的母株都已经定植上。有的定植后缓苗较慢,迟迟不长,也有一些定植后长得很快,出现徒长问题。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不正常的,因为只有培育出质量好的母株壮苗,才能保证后期子苗的质量,母强子壮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本月管理上应该促控结合,从水、肥、环境等方面加强管理。为母苗后期产出高质量的匍匐茎子苗奠定基础。
1、为母苗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撇开品种的影响,那么首先就是要为母苗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和日照条件,据研究20-25℃这样一个温度区间母苗匍匐茎抽生量最多。因此温度上尽量保持在这样一个区间。目前这个时期各地的温度包括日照长度都可以满足匍匐茎发生的需要。如果南方地区温度可能过高,那么要及时采取适当降温措施。北方地区常发生倒春寒,在降温前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2、施足底肥,底肥选择持效期长、后劲足的底肥(例如厩肥、豆粕含有机质较多,肥效持久),匍匐茎开始出现前,结合浇水及时松土和追肥,做到前促。
这时如果你的母苗弱小,那要注意适量补充速效性氮肥和养根类肥料,因为氮肥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植物的营养生长。氮肥不足会让苗子生长缓慢,叶色变淡,植株瘦小。
为防苗期植株缺钙,造成子苗梢焦质量下降,从匍匐茎抽生的最旺季5月开始,每个月叶面喷施2-3次叶面肥,可有效增加壮苗数量。
3、母苗要经过低温自然休眠,因为匍匐茎的抽生能力与种苗所经过的低温时数有关。若种苗没有满足5℃以下低温积累,即未通过自然休眠,则匍匐茎抽生得晚而少;若种苗已通过自然休眠,则匍匐茎抽生得早而多。因此一定要选越冬苗,不选棚内老苗作为母苗。
4、及时摘除花枝及无效的小苗,想让母苗多生匍匐茎,应尽早摘掉花序,让生殖生长的营养转到营养生长。尽早掐掉无效的小苗,徒长苗、病苗。无效的小苗一般叶柄细长,根系不发达,基本没办法用于生产,所以要尽早掐掉,集中有限的养分供应给母株及健壮的子苗。
5、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生长调节剂与匍匐茎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赤霉素对一些匍匐茎发生少、繁殖率低的草莓品种有促进匍匐茎抽生的作用,赤霉素处理的浓度一般为50-70ppm。草莓不同品种对赤霉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最好是经小面积试验后才大面积施用。
6、匍匐茎抽生后要及时做好引茎、压蔓工作。适当引导摆放匍匐茎,使匍匐茎子株苗之间尽可能分布均匀,保证有合适的空间,并使子苗在吸收水分和利用光能上不致相互妨碍。可用育苗卡或土壤在子苗的弯钩处固定住,让匍匐茎长根的地方与土壤接触,利于生根下扎。
7、平时小水勤浇,保持育苗地土壤湿润,匍匐茎发生量与土壤水分关系密切。如果土壤干旱植株长时间处在缺水状态下,那么匍匐茎的发生量也会显著减少。同时也不利于子苗的根系下扎。
8、提早预防根部病害,缓苗后用25%嘧菌酯1500倍+30%精甲恶霉灵1000倍+嘉美红利1000倍液淋根灌根。
发现萎蔫死苗及早拔除病株,带出园区销毁,病穴撒生石灰消毒处理,病穴周围植株单棵交替用咪鲜胺锰盐+杀毒矾+嘉美红利1000倍液;噻菌铜+中生菌素+爱苗+嘉美红利1000倍液淋根灌根2-3次,千万不要大水漫灌,防止大面积感染。
推荐产品:草莓育苗专用促发匍匐茎套餐
在匍匐茎大量发生的时候,为了加快匍匐茎的抽生速度,可使用赤霉酸加莓之缘,绿叶壮苗,促进匍匐茎抽生,调节生长,使匍匐茎粗壮,叶面浓绿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