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观摩现代经典,领略名师风采———记第35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道德与法制观摩研讨会

创建于2024-04-26 阅读1683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阳春四月,广信区五府山小学两位老师来到了的南京市成贤街小学,展开了两日的学习之旅。9位专家、名师的观摩课和报告给了老师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对道法课有了更清晰地认识,也深深地感受到道法老师身上的责任重大。

                       2024年4月25日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六年级)

缪青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副校长、江苏省教学名师

    缪老师首先从现在最有热度的科技成果:AI进行切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从科技成果回顾科技发展的历程,从而引出根据学习任务单,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全班发言,揭示不同的科技发展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当代全球科技发展过渡介绍中国的科技发展,引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科技是把双刃剑,除了造福人类,还有一些负面影响,辩证看待科技问题,解决科技的负面效应,国家的一些政策法规约束,结合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先于科技,人才,引导孩子自主总结,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善用科技的人才。从而达到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大目标。

               《合理消费》(四年级)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校长、高级教师程晓琳

    程老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先是询问是否与家人、朋友一起购物的经历导入新课。从参加田径运动会买哪双鞋子更舒适,再引导学生根据家庭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引发学生思考,各抒己见。再通过“1000元买哪个装备更合适”、“为自己合理搭配午餐”两个事例帮助学生理性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程老师一步一个阶梯,引领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摘取结果。

              《大家的“朋友”》(三年级)

陶文静  南京市成贤街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本节课陶老师从生活入手,将学生分为校园组、公园组、商场组,从身边环境入手,紧密结合课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学生安全设施“飞线充电”在小区里合不合适?为其创设思辨情境,对其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趣味活动,检测孩子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对症下药,有个别学生把握不住“充电宝”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概念模糊,从而告诉学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生活离不开他们》(四年级)

杨萍  南京市浦口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区学科带头人 

    杨老师在本节课紧密结合核心素养,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儿童的好奇心,积极性,从而找到真知。在课堂的开头和结尾都以学生介绍家长的职业来贯穿,将整堂课串联起来。在思辨环节鼓励以逆向思维进行思考,猜一猜教师、快递员、乘务员这三个人谁的工资最高,让学生对职业进行评判,学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以上几种职业的真实看法,由此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职业不分贵贱,学会感恩劳动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杨老师愿意蹲下身子,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难题诊断对策》

章乐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4月26日

             《学习有方法》(二年级)

陈萍 江苏省教学名师,盐城市小学思品学科带头人

    陈老师带来的《学习有方法》教亦有“道”乐在“法”中。设计满足儿童需求的课程是智慧学习的核心基础,在实用方面有很大作用,学习方法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是很重要的。通过介绍“费曼学习法”,学生通过表格判断“将自己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别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从中感悟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为学生树立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再通过两次的思辨讨论,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达成。活动三中“学习漂流瓶”,解决学习拦路虎此环节的设计,更是助力高效课堂,形成“学习小联盟”更有利于以后的学习。最后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鱼缸法则”,如果鱼一直养在鱼缸里它永远长不大,当你打破鱼缸将鱼还给大自然,鱼就会自然生长。告诉我们要给孩子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孩子们的发展有无限可能。

           《坚持人民至上》(五年级)

唐隽菁  南京市金锁村第一小学,特级教师(道德与法治学科)正高级教师

    唐老师从孩子们自己的家乡—南京入手,知道1949年的4月23日是南京解放日,“海军节”也是在江苏成立的进入今天的课题,与孩子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孩子很快被带入情境之中。从唐老师课程中,明白中国的北洋水师在一批批民族英雄的带领下为什么次次以战败告终,以及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共计1175件,这撞击了孩子们的心灵,因此课堂上出现一种强大的声音:“不会”!孩子们各个都说不会签订这些不平等的条约,他们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也从骨子里牢记这段历史的屈辱,进而才有了后面的奋勇抗争。唐老师的课水到渠发,听得热血澎湃,这不仅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学习动力,这也给了我们老师一个了解历史的机会。

    唐老师的课,沉浸式的课堂,跨学科的课,凸显政治性的课,思考,感悟,表达,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这样悄然落地,深深感悟到思政课的力量,思政人的力量!

    “不忘历史,牢记使命”。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教育孩子们爱国爱家!

     《车辙为什么这样深?》(五年级)

丁佳佳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在上课伊始,丁老师链接生活,出示车辙图片,引入南京市博物馆“虎踞龙盘”展厅中的一条“金陵第一路”,引导学生找出车辙,与学生一起探究“车同轨”的意义与影响。请两位学生上台来模仿马车,亲身感受车轮间车距的问题。在思考辨析部分,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丁老师通过“车辙为什么这么深”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跨越时空,与文物进行对话。同时感受建立标准体系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对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自豪之情,再一次深入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居民身份证》(六年级)

罗笑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

    罗老师在课前亲切地用广东话与孩子们问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探一探等活动,知道身份证记载的信息,归纳概括身份证用途,学会保护个人信息方法,渗透公民意识,初步认同公民身份,帮助孩子们梳理和理解身份证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凭证,身份证也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凭证,应该保密、不泄露个人信息,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得参与社会生活中,享受国家赋予我们的权利,同时履行法定义务。最后用小试题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教会孩子们用法制的思维看待问题,有法可依,违法担责。

                             学有所获

    时光匆匆,两天的培训转瞬即逝。专家们的课堂都运用了清晰的思路和灵活的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示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课程设计上看,学习目标定位准确,突出了一个 “清”。

    这两天的思政课,有高段也有低段。老师们都能引导学生结合学案的自学部分去阅读教材,再通过点拔,自然的把问题的答案呈现出来的方法展开教学。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做到了内容多而不乱,教学目标清晰,引导有条不紊。

二、从教学理念上看,引导恰当,评价及时,突出了一个“明”。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较大的学习的空间:如思考、讨论、展示等,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充分思考并给予适时的点拨。而这几位老师,都能找准定位,恰当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课堂效益。特别是唐校长带来的《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不仅贯穿了中国几百年历史,还在交流,讨论的教学环节中,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爱国之情。这种课堂既有讲解,又有思维方法的引导;既评学生的解题中的不足,也评学生答题中的闪光点;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个性化评价,即有老师的“讲”,也有学生的“讲”。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与学生进行了真实而有效的互动。

三、从教学技能方面来看,老师知识储备量大,突出了一个“强”。

    教师们的专业水准很强,表现在课堂上的教育机智、表现在将课堂紧扣课标、还表现在将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每堂课停下来都能够展现专家们的教育水平。

编辑:刘丹 暨文薇

审核:郑昌磊

签发:李国梁

阅读 16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