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基于核心素养为目标,围绕生命科学领域中生物的延续与进化这一核心概念为内容,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实验小学的“小小科学家生物研究社团”开展了“探究steam教学,见证生命奇迹———应用科学技术孵化”的项目探究活动。
确定探究主题
在科技辅导员的引导下,生物探究组成员经过从生态、经济、药用等社会价值及文化欣赏方面共同讨论后,确定一起孵化鹌鹑、卢丁鸡和玄凤鸟蛋为探究点,通过亲自见证孵化的过程,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在观察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感悟生命的意义。
前期准备
孵蛋前期准备工作:
1. 挑选鹌鹑蛋:选择受精且状态良好的鹌鹑蛋,此时蛋壳上会有血丝。
2. 准备孵化设备:需要设置恒温约38℃进行孵化。
3. 温度控制:在孵化过程中,需要确保温度可以调节,定期进行温度检测以确保适宜。
4. 翻蛋:为了保证鹌鹑蛋均匀受热,需要定时翻蛋。
5. 孵化管理: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鹌鹑蛋的孵化情况,及时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同时,需要保持孵化器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的发生。
6. 出雏与护理:当鹌鹑孵化到第14天-15天时,开始出雏。此时需要及时将雏鹑取出放入育雏器内,并进行适当的护理和喂养。
开始孵化
小小生物探究员把种蛋擦拭干净消毒后,上边写上名字或序号,满怀期待的放入孵蛋器,给孵化器调置合适的温度、湿度。接下来的这两周,要做到每12个小时翻一次蛋。
发现生命迹象
接下来,可以把孵化中蛋放在照蛋灯或者手电筒上,近距离地观察它们的变化,及时做好记录。小小探究员们发现,仅仅过了2–3天,就可以利用照蛋灯观察到蛋内的胚胎发育情况,且每天都有变化。通过查阅资更详细地了解到:蛋黄为胚胎提供养分,而胚胎则通过吸收蛋黄中的营养来生长和发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胚胎会逐渐形成各个器官和系统,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
蛋壳虽然看似坚硬,但却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在孵化蛋的内部,有一个正在孕育的小生命。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蛋内的胚胎发育会逐渐展开,从小小的胚胎成长为一只可爱的鹌鹑、卢丁鸡、旋凤鸟。
期待新生命的诞生
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小小探究员们对生命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禽类的蛋作为它们生命孕育的地方,不仅能够延续生命,也代表着自然界的奥秘。期待新生命诞生的同时,应该珍惜每一个生命,尊重自然规律,让生命得以延续和繁衍。也应该学会关爱和呵护身边的各种生物,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
编辑:包高娃
图片:王骋、包高娃
审核:郭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