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初衔接,势在必行—莒南小学科学林宏名师工作室参加“全省课程标准解读培训会”

林宏
创建于2021-06-29
阅读 6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6月29日,山东省教科院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为促进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邀请了四位专家进行义务教育初中学段科学领域“课程标准”线上解读培训会。

        这次培训是为了解初中学段教学,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做好学段衔接做准备。莒南县小学科学林宏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解读。

  首先是济南历城区初中实验中学的寇老师带领大家研读了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与物理的衔接角度做了一个解读。

  寇老师从国务院颁发的文件说起,指出国家高度重视全民素质,所以首先要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

  寇老师重点对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物质科学领域进行了比较。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从不同的结构图上可以看出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的关系。

  初中物理的第一个一级主题是物质。寇老师图文并茂的讲解了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的物质世界方面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第二个一级主题是运动和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相互,力与运动是紧密相关的。

  声和光是运动与相互作用中的第三个二级主题,小学科学接触较多的是声和光的现象。

  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但在小学阶段,学生只是对电学的学习只是简单的了解。

  寇老师还指出不管是小学科学,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我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相通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我们一致的观念。回顾科学的十大概念,小学科学的十八个概念就可以从中来找。寇老师对课标的解读把我们带到初中物理学的知识层次,每个内容都有生动的举例,真的是润物有声,有内涵。(相邸中小刘彦娟)

  第二位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张洁老师,为我们解读了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张洁老师强调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知识将为初中生物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做好小初衔接,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的交流学习是必要的。



        



         教材版本不同,但都依据课程标准来制定。

  介绍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

         初中生物的主要内容,十个一级主题。

  张老师指出初中生物内容丰富多彩,突出主题和内容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学生、社会和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强调联系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突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张老师娓娓道来,结合了许多教材中的范例,讲述地非常清晰。初中生物内容很多,与小学科学联系密切。

  通过张老师的解读,教师对今后应该如何考量小学科学奠定的基础能否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初中学习生活,很有帮助。(一小滕冬雪)

  第三位专家是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张霞教授,她以“凝心聚力  共助成长”为主题,梳理了初中地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初中地理的课标主要内容为地球与地图,分为三大主题:1、世界地理   2、中国地理  3、乡土地理

  关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现在用的是2011年的版本,距今已有11年了。初中的地理课程标准,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第二部分世界地理,第三部分中国地理,第四部分乡土地理。课标是唯一的,教材主要是对课标在选取的过程中,选取的不同的区域。

  关于初中地理学习,主要有三条线:一是知识线;二是能力线;三是思维线。

  通过张教授的解读,使我们对初中地理学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一部分重点探究了地球与地图与中小学之间的衔接,第二部分重点讲解了关于初中地理学科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地理的教法和学法的指导。(相沟中小宋国兰)

         最后是卢巍教授为我们做了《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内容分析与教学思考》报告。

  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

        一是明确化学学科特征和教育价值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微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恩维,培养学生的实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微观层面去利用世界改造世界。

         二是化学思维的水平和领域 

        中学生应能在思维的三大 领域中漫游: 一、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二、分子、原子和亚原子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 三化学式、方程式和符号等构成的符号与数学世界。化学知识是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当今,我们对化学的认识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本身,而应开阔视野,要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从社会的角度来认识化学的重要作用,来认识化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材料研制 、生命探索 、化学教育必须关注每一位公 民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三、明确提出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化学的基本观念。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

  另外卢主任还从学校要教给学生什么做了、化学学科大观念例举、元素观等方面做了重要阐释。本次的化学课程标准的培训让我们科学教师从整体去把握教学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七小李恒)

  在莒南县教体局陈庆芬老师带领下,各学校骨干教师及乡镇教研员组织了本校科学教师进行集体观看,认真学习研讨。

  今天讲座的内容是针对初中物理、生物、地理和化学四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解读的,也就是这个课程标准里边规定的初中学段究竟要学习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学习到什么水平,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怎么理解。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科学老师首先是要有科学素养,这个科学素养,最起码应该达到我们公民教育应该达到的最低水准,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

        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对小学科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对于以后的教学也会更加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培训是短暂的, 但收获是充实的。此次培训让我们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当前开展的初中和小学科学教育,使我们对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要让小升初的学生更好地平稳过渡,需要小学科学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深入研究了解初中相关学科的课标,掌握好小学科学教材与初中相关学科的衔接点,这将对“小升初”后学生知识的拓展衔接延续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小学科学林宏名师工作室部分优秀骨干教师的学习心得。

阅读 6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