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游戏案例】中班游戏案例:“筒”趣无穷

创建于04-26 阅读373

游戏背景:

       幼儿园操场上有很多白色的滚筒,因为它们是可滚动的玩物,吸引着小朋友们每天都会主动探索滚筒。慢慢地,他们学会了站在滚筒上前行,立在滚筒上抛球,还会在滚筒里爬行和休憩,滚筒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游戏过程

      一天,在自主游戏时,源源一个人将两个滚筒推到了操场上,他试着将这两个滚筒连接起来,滚筒趣玩之旅开始了……

初探滚筒连接

      源源双手用力将一个滚筒推向另一个滚筒,尝试将两个滚筒连接起来,时不时还发出“嘿”“啊”的声音给自己加油鼓劲,很快两个滚筒连在了一起。源源看了一会自己的“山洞”,接着,他推来了第三个滚筒,想将第三个滚筒与前两个进行连接,这一次她用力推动滚筒好几次,第三个滚筒都无法转向,依旧横在“山洞”旁边,源源的三滚筒连接没有成功。源源停下来,转头看到昕昕和冉冉在合作推动滚筒。源源立刻找来自己的好朋友,几个滚筒很开连接上了。

多滚筒连接

      源源满脸笑容的对老师说:“老师,看我们搭的山洞。”这时,桐桐跑来说:“我也会搭山洞!”“我还会搭长长的山洞呢!”桐桐说完,立刻跑去和自己的朋友说:“我们再去推几个滚筒!变个长山洞。”推滚筒时来了更多的小朋友帮忙,由于速度太快,把之前连接好的滚筒撞散了。源源边喊“停”边跑过去挡住小朋友:“你们滚得太快了,我的山洞被你们撞坏了。”说完,小朋友们重新将多个滚筒连接好,不一会儿,小山洞就变成长“隧道”啦!


      教师分析:


      1.当源源不能完成三滚筒连接时,她观察到其他同伴合作搬运的行为,立刻找到自己的朋友来合力推动滚筒,体现了中班幼儿已经掌握运用观察、反思和自主实践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经验得到提升。


     2.中班幼儿的合作能力与小班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当桐桐决定要搭长长山洞时,小伙伴们开始主动合作推动滚筒,反映出中班幼儿的合作经验日趋丰富。


     3.中班幼儿已经萌发出“好胜、好竞争”的心理机制,当源源说“我也可以搭山洞”时,桐桐刻说“我可以搭长长的山洞”这一行为,反映了中班幼儿不仅会分享成功经验还会倾听同伴表达,并在好胜好竞争的心理驱动下,创造出更多游戏玩法的能力。


     4.通过观察和倾听幼儿游戏时的行为和对话,教师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在轻松自然的心理环境下,幼儿有了更自主、自由的发挥空间,自主推动游戏发展

长隧道游戏风波

      长隧道搭好后,游戏开始啦。突然,停留在滚筒中间的辰辰哭了起来,大声说:“都压到我的手了。”煜煜赶紧说:“你没事吧?”老师走过来问:“一定很疼吧!怎么会压到手呢?”果果说:“因为滚筒摇摇晃晃的,刚刚我也差点被压到了。”因为辰辰的手受伤,结束了第一次钻长隧道的游戏。

 探讨解决


滚筒摇晃问题的方法

     下午,游戏故事分享时,老师将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并请幼儿用说一说,画一画的方式解决问题。


     桐桐:“我们可以用胶水把滚筒粘起来。”


     恩恩:“可是滚筒这么大,要用很多胶水的。”


     源源:“我可以扶住滚筒。”


     轩轩:“我也可以扶住滚筒,让滚筒不动。”


     这时,更多的孩子们说自己也可以扶住滚筒,大家决定用手扶滚筒的方式稳定滚筒。

初次尝试固定滚筒

      第二天,滚筒连接好后,孩子们开始游戏了。可是谁来扶滚筒呢?大家开始争执起来,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决定轮流去扶滚筒。

      教师分析:


     1.长隧道搭好后,孩子们迫不及待游戏,因滚筒的不稳定,导致两个滚筒的连接处成为钻爬游戏时的障碍,致使第一次的钻爬游戏以失败结束。但这正是幼儿得以深入探索、持续思考、不断尝试的契机。


     2.当问题的出现,教师没有急于去解决,而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怎样让滚筒不动?孩子们共同思考、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了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回归自然环境的教育理念,幼儿在亲身经验,实践操作中获得游戏的不同体验。


     3.幼儿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的方式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是对表征能力的锻炼,更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明晰,促进幼儿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发展。


     4.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对已有经验的挑战,也是构建新的认知经验的过程。初次尝试固定滚筒,虽然幼儿没能获得期望中的成功,但教师把握住教育契机,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再试滚筒固定

进一步探讨


稳定滚筒的方法

     游戏进行了一会,我根据孩子们游戏情况进行谈话,大部分孩子因为老是在扶滚筒没机会玩而不开心,于是我抛出问题,“怎样才能不用扶滚筒,却能开心地玩滚筒游戏呢?”


     希希:“在滚筒边放一个大石头挡住它就动不了了。”


     多多:“可是哪里有那么多、那么大的石头呢?”


     恩恩:“我知道啦,那就用和石头一样又大又重的东西就可以啦。”


     孩子们结合游戏经验和生活经验,再次交流讨论后,想出了解决办法。

滚筒固定


再次游戏

      来到游戏区域后,孩子们分工合作,在操场上忙碌了起来。不一会儿,每一个滚筒都被(轮胎)挡住不动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进行长隧道游戏。由于滚筒已被固定,这一次所有的孩子都钻进了长隧道,“火车”行驶的速度快了许多。


     老师分析:


     1.长隧道连接成功后,我看到幼儿在钻爬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想帮助幼儿解决,但是我相信幼儿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由于老师的放手,给予了幼儿多次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


     2.为稳定滚筒,幼儿不断尝试用各种方法和材料来固定滚筒,表现出了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坚持专注的学习品质。


     3.经过两次的尝试和讨论,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游戏经验,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合作行为,发展了交往技能。

00:15

趣”玩滚筒


     孩子们的游戏从“长隧道”里面玩到了“长隧道”上面,他们开始尝试着在“长隧道”上行走、投球、滚球……孩子们将以往单个滚筒游戏的经验拓展到“长隧道”的玩法上,更多的探索还在继续着。

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活动特点

     1.游戏起源兴趣,问题解决助力游戏持续开展


     “滚筒”游戏,幼儿以自身兴趣为起点,基于对材料特性的感知,基于对游戏内容的推进,基于游戏中发现的问题等等,在积极的内在动机支持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专注、持续地探索,并迁移运用、质疑、反思、解释等高阶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助推游戏持续深入地开展。


     2.教师充分放手,欣赏支持助力幼儿探究学习


     在“滚筒”游戏中,教师始终秉持着欣赏、支持的态度,充分放手,支持幼儿之间自主自发的探究,在探究中合作搭建“隧道”,感知物体的滚动,分工协作探究固定滚筒的方法,促进社会性发展,同时在操作探索中感知滚筒的特征,学习稳固物体的方法,懂得固定滚筒方面的经验。


     3.聚焦问题讨论,思考探究助力幼儿深度学习


     随着“滚筒”游戏的不断进阶,提升了参与的广度,孩子们有了不同的发现,收获了不同的经验,为了引发幼儿对于游戏的拓展与深入探究,获得新经验,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相同游戏类别的幼儿进行小组分享与讨论,聚焦关键性问题,引发幼儿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产生探究欲望,助力深度学习。

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


后续支持策略

     1.通过这次游戏,幼儿对搭建有了浓厚的兴趣,在后续的游戏中,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提供更多的搭建材料,丰富幼儿的搭建技能和技巧。


     2.加强幼儿对物体的形状、特征的进一步的探索,例如:平面与曲面的稳定性。


     3.通过各项活动,让幼儿掌握更多交往、合作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反思


     1.游戏中教师能够放手幼儿游戏,关注游戏性体验,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2.充分相信孩子,支持孩子,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和成功的体验。


     3.活动场地投放材料过少,没有让孩子们进一步比较轻重,从而选出最佳固定物。

阅读 3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