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一些细菌、病毒很容易趁虚而入。保护幼儿健康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为此鸿飞幼儿园特邀请健康陆副校长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主题教育。
那么,对于呼吸道与免疫系统并不完善,当抵抗力下降时,很容易被感染的小朋友来说。那么,当下有哪些传染疾病?又应该如何预防呢?
一、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以及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青少年更是流感高发人群和高危人群。
症状: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伴有流涕、咳嗽等。
如何预防:
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除了流感疫苗外,其他的防护措施与新冠防护基本相同。面对流感,“防”大于“治”。流感和新冠肺炎同属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戴口罩”、“少聚集”等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对流感的防控也同样有效。具体应当做到:
1.勤洗手。使用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2.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小微生物支原体感染引起,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其潜伏期有1~3周,在潜伏期无任何症状。后以发热、咳嗽为主。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以及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极易于封闭空间内密集人群内传播。
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头痛、咽干、咽痛、胃口差等。
如何预防: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仪,在家中注意开窗通风。
2.保证幼儿饮食营养均衡、充足睡眠、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3.如果身边人有人感染了支原体肺炎,可以让孩子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孩子与其近距离接触。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5岁以下儿童多见,极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传播。
症状: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
如何预防:
1.讲究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2.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3.玩具、衣物床单等要及时清洗消毒。
4.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5.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
四、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是全世界范围内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每年10月-次年3月是流行高峰。
传播途径:食物和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症状: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以呕吐多见。
如何预防:
1.勤洗手,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肠胃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来传染发病的。家长一定特别注意幼儿饮食习惯,指导幼儿做好饭前便后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清洗双手。
2.我们平常吃的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洁干净,吃的食物要煮熟煮透。
3.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居住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出现呕吐、腹泻等肠胃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切勿送到幼儿园,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三天。
五、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及接触疱疹液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发于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
症状:发热、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和痂疹。
如何预防:
1.严格管理传染源。
2.减少集会,防止传染。
3.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5.幼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勤换。
6.接种水痘疫苗,提高免疫力。
温馨提示
1.请各位家长认真配合幼儿园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平时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班级老师。
2.若孩子确诊传染病,请第一时间将情况如实告诉老师,不瞒报、不谎报,以免造成聚集性传染病的发生,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时按要求居家隔离,凭复课证明方可入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相信我们家园携手,一定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享受快乐明媚的美好时光。
撰稿:李秋红
审核:莫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