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建设篇】助力新疆教育发展,贡献广东教育力量——“省百初名班”第三组示范带学“科研建设”专项活动

创建于04-26
阅读 2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省百初名班”第三组在与喀什一中对接沟通过程中调研发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校中青年教师中主持或者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人数非常少,学校提出希望在课题、论文写作方面提供指导,第三小组经过商议,由曹智琴、葛艳秋老师来合力执行课题、论文指导的示范带学工作。

4月24日上午,“科研建设”专项活动的第一场,首先由曹智琴老师开展主题讲座《课题研究、论文写作资源的选择与申报》。她从“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教育科研?”的话题聊起,引导喀什一中的青年教师们观察教科研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启发青年教师思考教科研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育教学更优质、教师被认可和被尊重。具体讲座过程中,曹老师从课题的方向选择、切口选题、背景材料梳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指导。

同时曹老师强调,课题和论文是相互促进的,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要在选题、理论、框架、初稿、定稿、投稿这六个方面讲究方式方法。曹老师祝福勉励喀什一中的老师们找到教育科研的乐趣和成就感,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或班主任,照亮学生发展前途,成就自己教育理想。

“科研建设”专项活动的第二场,由葛艳秋老师开展专题讲座《以文化人,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葛老师用一个在研的德育科研课题《课程思政理念下初中古诗文育人实践研究》为例,详细还原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她强调课题的研究要基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需求,课题研究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它要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葛老师详细讲解了课题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如何通过品读古诗文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及通过微写作和课后辩论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思考和表达能力。如以具体案例《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古诗文群文阅读》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感同身受苏轼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深入品析苏轼作品中的乐观与豁达精神,让学生将这些品质内化成个人的道德修养。她的示范朗读更是获得了在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葛老师强调,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作,而德育是其中的核心。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让德育渗透在每一课的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助力新疆教育发展,贡献广东教育力量!“省百初名班”第三组示范带学“科研建设”专项活动不仅为喀什一中的教师们提供了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范式和策略方法,更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专业幸福的教育生活的窗。

撰稿:葛艳秋、曹智琴、梁文菁、林辉

审稿:刘华杰

阅读 2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