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爬爬梯是户外自主游戏的常用材料,孩子们可以用它攀爬、走曲线、当摇摇椅、小房子等等,每次都是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汪思正从爬爬梯上下来的时候,感觉爬下来的时候特别不方便(图 1)。汪思正是一个有想法的小朋友,他走过来:你不能在上面安一个弯弯铁板吗?
周予泽:“弯弯铁板是什么?”
汪思正:“玩玩铁板就是一个扁扁的弯弯的。”
周予泽:“那怎么滑下去?”
汪思正:“那就安一个铁板滑下去呗。”
随着孩子们的对话,不一样的滑梯之旅就开始了。
游戏过程实录
实录一:初建滑坡
周予泽指着木板区,用目光搜索可用的材料。周予泽:“那里不是有木板吗,搬一个过来,然后这里有一个扣子,那不是就拦住了吗?”
说罢,周予泽拉着汪思正向木板区跑去:“把那边的木板搬过来试一下(图2)。”
俩人选中了一块木板,汪思正抬起一端,周予泽用力往外拉,这个时候却发现拉不动木板,然来是木板下面的拼插口套在了安吉箱的口子上,需要往上抬一抬才能抬走。掌握诀窍后,他们成功抬走了木板。别的小朋友见状也纷纷过来帮忙,合力将另外一块木板也抬到了爬爬梯的旁边。他们一起将两块木板分别安在了爬爬梯的两端,安好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开始试滑行。
周予泽爬上爬爬梯,从木板上滑下来,却感觉好像滑不动:“不好滑呀,你试一下(图3)。”汪思正紧随其后跟着往下滑:“嗯,有点不好滑。”周予泽看了看另一端的木板:“走,再去试试那边的。”他们试了另外一边的木板,一下子就滑了下来(图4),于是果断改变方向,从不好滑的木板那一端上,再从好滑的那一块木板滑下来。一个小滑滑梯的雏形就完成啦!
教师思考:
做一个滑滑梯而不是直接去玩滑滑梯,孩子们的想法让我感到惊喜,很高兴看到孩子们们又增加了一个新本领-自制滑滑梯。
孩子们想做滑滑梯的经验来自于平时玩滑滑梯和滑玩长木板的经验,将木板套在爬爬梯上的时候,也基于于平时拼插建构的技能经验。在两端的木板都安装好之后,周予泽和汪思正在相对较旧的木板上试滑之后,发现滑得很慢,然后又去尝试滑另外一块木板,发现那块木板比较容易滑下来。在经过对比之后,孩子们选择从旧木板这里作为上坡,再从比较容易滑的那块木板滑下来。游戏经验让孩子们对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着些现象产生了直观感受。但是在这一块,孩子们对接触面程度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仅停留在感官经验上,还未能有明确认识与清晰表达。我在这里比较欠缺的是没有及时和孩子们来对这个点来进行讨论,从而忽略掉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这个本可以延伸的游戏经验,使孩子的游戏经验没有更好拓展开来。
实录二:改造滑滑梯走道
小滑梯做好了,孩子们排着队,纷纷去体验不一样的感觉。在经过两个爬爬梯之间连接处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了问题。
汪思正:“我觉得这里不太好过。”
周予泽:“我也觉得这里不好过去。”
话还没说完,周予泽就一下摔在了汪思正的身上(图5)。
汪思正:“我们在这里连一个木板。”
周予泽:“我也不知道呢,那直接连一个木板,那直接当独木桥过去就行啦!”
汪思正:“是的呀。”
俩个小伙伴又去搬了一块长木板,放在了爬爬梯上(图6)。周予泽还不忘叮嘱别的小朋友先不要玩,他自己走上去检查一下木板是否牢固。经过尝试后,发现安装木板后果然走得比较快多了。
江煜杰:“我先试一下,看好不好玩。”
汪思正:“我看一下,最好玩了。”
周予泽:“很好,很好,不会掉下去了。”
教师思考:
孩子总是乐于挑战的,一个游戏的满足总是伴随着新的游戏需要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创意无限,妙趣横生。周予泽在两个爬爬梯的连接处摔了一跤,此时,新的游戏需要出现了,他们想在爬爬梯上再安装一个木板,这样就能直接像独木桥一样走过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了一步。在小朋友们准备走上木板的时候,周予泽还知道叮嘱他们先不要玩,自己先去检查一下安全。在这个过程里,他们不断思考、默契配合,利用身边的材料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实录三:加长版滑滑梯做好了
周予泽:“汪思正,你感觉这个是不是有点短?人多都过不去了,我觉得要把后面那个加长一点。”
汪思正:“那怎么样给它加长?”
周予泽跑向另一个爬爬梯:“这不是有一个吗?加进去就好了呀。”
两个小伙伴将爬爬梯移到了长木板的旁边(图7),将滑坡处的木板搬到旁边,将两个爬爬梯连接起来,再将木板放到爬爬梯上。江煜杰在一旁做起了总指挥:“停、停、停,再过来一些,放上面去。”木板拼好了,孩子们开心地走上滑梯玩耍。在经过两块木板连接处的时候,周予泽停下了脚步,汪思正也发现了问题。
汪思正:“这两个板子弄在一起了?(图8)”
周予泽:“那怎么搞?这都没位置了。”
汪思正:“我们可以把下面的梯子拉一下呀。”
周予泽:“我们可以把这个板子往后拉一点就过去了呀。”
孩子们一起将其中一块木板往后拉了拉,这样两块木板就没有叠在一起了。江煜杰大喊着:“可以啦可以啦!”,便迫不及待想去尝试,结果刚一踩到木板,木板就翘起来了(图9)。
周予泽赶紧提醒周槿欣:“周槿欣,你下去,等搞好了再爬呀。”江煜杰虽然大大咧咧,但是一到关键时刻,还是很细心,他蹲在了两块木板连接处的下方,认真观察了一番(图10):“看,没它连在一起,要往后一点,要连在一起才能扣上去。”见没有小朋友接话,江煜杰指着木板看向我:“老师,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里没扣上去,它还动动摇摇的。”他找到王子欣合力将木板抬开,再将两个爬爬梯拉开一点距离(图11),重新安上长木板,这样就有足够的空间将长木板下面的插口扣到爬爬梯的横杠上了。在经过孩子们的调整后,所有的长木板都扣在了爬爬提上,稳固度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图12)。
教师思考:
在这一次的搭建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两个问题:木板连接处重叠在一起、木板没有扣在爬爬梯上,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是源自于一个原因:木板长度和爬爬梯的长度不匹配。在这一次的调整里,孩子们用时的时长比较长一点,他们先是将木板拉开,但是会出现木板没有扣好导致一走上去就会翘起来。这个时候,平时玩拼插玩具的经验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他们将爬爬梯拉开距离,这样就有足够的空间来放上木板,再将木板的接口卡到爬爬梯处,这样就可以解决了木板翘起来的问题。最终,一个小巧的自制滑滑梯就做好了,这是一个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解决难题、合作做成的小滑梯,孩子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教师小结
一、从爬爬梯的应用看游戏活动特点
在幼儿的游戏中爬爬梯和木板是主要的游戏材料,材料本身的低结构特点以及玩法不设限的开放氛围,使幼儿的游戏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多样性、创造性的特点。
二、从游戏变化看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在不一样的“梯”验中,孩子们经历了“下坡难-安装上坡下坡的木板-安装独木桥木板-加长木板长度”的游戏过程。幼儿既在游戏中,又在现象里,每一个游戏阶段都伴随着更深入的学习与发展。
三、不足之处与活动延伸
(一)对试误的价值仍需再挖掘
当孩子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没有及时和孩子们进行分享、讨论,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但这些试误操作实际上都具有丰富的探究价值。
(二)未能持续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不一样的滑梯还可以有怎样的改变?木板怎样搭建才更稳固?这些还有可能生成的游戏,教师没有充分挖掘出来,我们后期应该延长这个活动区的游戏周期,使幼儿游戏需要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