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教务】基于测量活动  感悟度量本质——灵武市第六小学共同体及全市小学数学大教研活动召开

~乐乐~
创建于04-25
阅读 30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研韵飘香香如故,拾阶而上提素养。为切实推进数学学科单元整体教学,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2024年4月29日上午,灵武市第六小学发展共同体开展长方体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展示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特邀请银川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胡明老师及工作室成员,灵武市教研室教研员李海国老师参加。

本次教研活动一共有三个环节组成。

第一环节:展示课

第一节展示课由赵岚老师执教《体积和容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选择测量工具,让学生理解物体的体积和容器的容积。

开课时赵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不能填满长方体,而长方体能填满长方体,由此引出体积的概念,让学生的思维由二维过渡到三维。

活动一中,当直观观察不能比较两个物体体积大小时该怎么办呢?学生们通过思考,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00:59
01:01

学生们小组汇报时,其他同学认真聆听,提出质疑。课堂中有思考,有质疑,让整节课更加有深度。

活动二中,怎样知道土豆比红薯的体积大多少呢?学生们拿起测量工具,通过测量发现,土豆的体积比红薯的体积大了3勺水的体积。

学生们通过实验掌握了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那么怎样测出两杯水那个装的水多呢?活动三中,学生们继续通过思考,动手操作,得出了1号杯子装的水多。

整堂课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进入了尾声,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一起回顾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第二节课由金小芳老师执教《体积单位》,基于上节课的操作活动,本节课继续落实动手操作。

上节课有盖子,勺子作为测量单位,这节课没有这些工具,我们如何比较出正方体和长方体哪个体积大?来看看学生们的方法吧!

00:54

学生们通过思考,动手操作,比较出了长方体比正方体体积大,接着由这样的操作活动引出了体积单位。

1立方厘米有多大呢?快来让我们通过观察看一看,通过动手捏一捏来感知一下吧!

1立方分米有多大呢?学生们通过搭一搭,摆一摆,感知了它的大小。

1立方米又有多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搭一搭,站一站,充分感知了它的大小。

两位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了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和量感,让课标落地有声,让单元整体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第二环节:汇报

在教务主任李婧的汇报中,分析了长方体体积单元备课的思路,通过核心概念确定主题,有了主题后对学生的学习路径进行分析,最后确定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单元课时划分。在确定主题和分析学习路径的过程中,依据学生主体,通过查阅资料,整合长方体体积单元学习任务。

在数学教研组长马小萍的汇报中,向大家阐述了本单元学习任务的确定过程。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胡明老师和李海国老师的指导以及备课团队的努力,最终确定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通过后测分析发现学生已经能够从“空间的大小”这一观念去理解体积和容积两个概念,并能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测量物体的体积。

通过两位老师的汇报,我们充分了解了体积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路径,通过前测和后测的分析,让老师们对教学方法有了更深的思考。

第三环节:评课议课

教师的成长既需要集体的智慧结晶,也离不开对数学的深入钻研与精益求精。教学环节的设计哪里有欠缺?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应该怎样问更具体?胡明老师,李海国老师以及听课的老师对两节课中存在的疑惑进行了探讨与改进。

胡明老师从课标的解读和教材的改进方面对本次长方体体积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讲解,讲解中提出让老师们要整体建立核心知识群,落实数学课标理念。

教研活动的最后,李海国老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只要我们做到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这个教研活动就是有意义的。每位老师都要引领、启发、激励学生,通过一节一节有效或高效课的“学”与“习”,不断开发学生的智慧与潜能,让学生走的更远。

“教”无止境,“研”绵不断。通过本次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更促进了我们发展共同体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达到“教”和“研”的共赢!

校训:善行一生 悦读天下

校风:德以善为根 学以读为本

教风:善教 善研 善思 善行

学风:善言 善行 悦读 悦美

图文:吴晓乐

审核:马丽萍  李婧  马小萍

签发:杨文忠

阅读 30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