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烂漫 清风一缕寄哀思——南阳市第四小学三年级组特色作业

四小李哲
创建于2024-04-25
阅读 5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寒散去又清明。清明节源于商代,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了清明节。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节日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去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南阳市第四小学三年级组开展“品味清明”活动,分小组精心设计了特色作业。

               清明春语    “柳”于心

        清明时节折柳枝、戴柳帽,人们用这种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寄托美好愿望,祈求身体健康,孩子茁壮成长。

                        诗意无限话清明

       要想画好以“清明节”为主题的手抄报,一些必要的元素可不能少:柳树、雨水等,再配上一首优美的小诗,立马就能点明主题。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寒食”、“清明”的由来,绘制出一篇篇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诗歌手抄报。

                    心灵手巧做美食

       清明节,节期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而清明节,自然少不了美食了。

                    折支菊花寄哀思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由来已久的传统风俗。许多地区的人们有在清明节前后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如今平安祭祀、绿色祭祀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捧。不妨折一支“小菊花”来缅怀先烈、遥寄相思吧!

                    思维导图解清明

        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画清明节的思维导图,就是深度学习,就是一种手心脑共同参与的趣味国学学习。同学们邀请了小伙伴说说心中的清明节、画画清明节,设计并借助思维导图了解清明节。

       孩子们在作业分享中,进行文学探讨、思想认识上的沟通,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清明润于情,红色润于心。感恩新时代,他们定会不负春光,不负自己,奔赴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本次活动集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多元角度,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提高文化素养。传承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阅读 5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