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秘密——西安市高陵区张卜岩王幼儿园中班课程故事

高陵教育
创建于2024-04-25
阅读 13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程起源

      

  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草坪上发现了成群结队的小蚂蚁正在搬家,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家挤在一起扎堆的观察起了蚂蚁……

       借此机会,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蚂蚁的探索活动。

教师反思

       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对自然有着强烈的兴趣,在这个场景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昆虫的好奇心、观察力、认知力以及同伴间的互动。

寻找蚂蚁

  我们要去哪里寻找蚂蚁呢?

         

       中午散步的时候,我们在幼儿园开始了寻找蚂蚁的活动。

我在沙池发现蚂蚁了!

我在土里发现蚂蚁了,蚂蚁的洞口很小很小的!

我在草地上发现蚂蚁了。

我在轮胎上发现了一群蚂蚁。

我在树上发现蚂蚁了!

我在花坛里发现蚂蚁了!

快来,快来,种植园有蚂蚁。

快看!砖缝里有蚂蚁!

教师反思

       户外探究活动是孩子们通过五官感受大自然各种元素的过程,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发了孩子对蚂蚁的发现——感知——观察——思考,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和适宜的工具满足孩子生活化、趣味化的实践活动。

支持策略

      给幼儿提供安全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让幼儿实地自主观察。

蚂蚁大调查

  为了更了解蚂蚁,我们展开了一次关于蚂蚁的大调查。

蚂蚁的秘密

         1.蚂蚁的身体特征

      “你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它有怎样的特征?”

       孩子们对蚂蚁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我们出示蚂蚁的结构图,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系统讲述。

教师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在幼儿了解蚂蚁外形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幼儿在前,教师靠后”的理念 ,根据孩子遇到的问题和猜想,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思考讨论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适时安排充足的时间、提供工具,让幼儿经过操作实践、得出结果。

支持策略

      提醒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推不挤,发现蚂蚁后可以请好朋友一起观察。

 2.蚂蚁的种类及分工

    蚂蚁有哪些种类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膜翅目蚁科昆虫,是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蚂蚁种类繁多,主要有:小黄家蚁、大头蚁、工蚁、剑颚臭家蚁、伊氏臭蚁、黑蚁六种。

        蚂蚁王国是怎样分工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原来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和合作。蚁后,也叫蚁皇,它是一族之主,专管产卵繁殖,负责生宝宝的。雄蚁,专与蚁后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蚁是蚁群中的主要成员,它主要负责觅食,饲养幼蚁,侍候蚁后,搬家清扫等勤杂工作。兵蚁,个头较大,是蚁群中的保卫者,担负着蚁群的安全,如果有敌人入侵或者争夺食物时,必誓死决斗。

教师反思

       在幼儿寻找蚂蚁种群分工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认识了行军蚁、切叶蚁等。当然世界各地还有许多蚂蚁种类,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我们主要借助多媒体资源拓宽孩子对其他种类蚂蚁的了解。

支持策略

      1.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直观的了解蚂蚁的种类和分工。

     2.投放《喂,小蚂蚁》、《两只坏蚂蚁》、《看,蚂蚁》、《千千万万只蚂蚁》等绘本到阅读区。

      3.蚂蚁喜欢吃什么?

       为了验证这些猜想,小朋友们准备了糖果、面包、菜叶等食物,把它们投放在了蚂蚁经常出现的地方。

  蚂蚁最喜欢吃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观察,小朋友们发现饼干、糖果、苹果上的蚂蚁最多,面包上也有蚂蚁,但是树叶和菜叶上没有蚂蚁。

      王梓依:“原来蚂蚁喜欢吃甜甜的食物。”

  其实蚂蚁属于杂食性昆虫,它荤素同食,死掉的昆虫尸体也吃,不过蚂蚁更加喜欢吃甜甜的东西,也就是含糖量高的食物。

教师反思

       大自然是幼儿进行自然探究活动的活教材,是幼儿成长进步的源泉所在。在探究蚂蚁喜欢的食物过程中,我们让幼儿通过探究活动与大自然建立联系,引导他们自己去看、去听、去触摸,在观察记录中提升幼儿对自然的探究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自主发现其中的奥秘并做好相关记录,引导幼儿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策略支持

       提供糖果、面包、苹果、菜叶、树叶等东西让幼儿投放。

        

4.蚂蚁是怎样搬运食物的?

  蚂蚁的身体虽小,本领可真不少!那它们是怎样搬运食物的呢?

      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00:27

  原来小蚂蚁搬运食物时,都会自觉排成一列队,齐心协力地把食物搬回家。

教师反思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引导幼儿自主去发现和探索。幼儿的好奇心是这次活动的关键点,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了新的思考方向。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提前投放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引诱蚂蚁。

       2.提供便于幼儿观察的场地。

      3.提供纸、笔、相机等材料让幼儿记录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

5.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其实蚂蚁是依靠触角来传递和接收信息的。不仅如此,蚂蚁的触角还像我们的鼻子一样,能"闻"到其它蚂蚁留下来的气味,帮助它们找到行进的方向。

教师反思

       教师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不断了解蚂蚁的同时,孩子的语言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均得到了发展。

  6.蚂蚁住在哪里?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发现了很多蚂蚁洞,看见有的蚂蚁从洞里爬出来,有的蚂蚁把食物搬进洞里,所以他们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蚂蚁住的地方叫做蚁穴,俗称蚂蚁窝,大多数种类的蚂蚁会在地下土中筑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并将掘出的物质及叶片堆积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状,起保护作用,有的会用植物的叶片、茎秆、叶柄等筑成纸样巢挂在树上或岩石间,还有的蚂蚁生活在林区朽木中。巢穴的规模通常较大,其特点为巢穴内具有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且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的分类。

  蚂蚁真的喜欢住在黑漆漆的泥土里吗?实验告诉我们答案。

       

        两天后,蚂蚁的窝就建好了,取下黑色的纸,就可以观察蚂蚁以及它们筑好的蚁穴了。

00:06
00:16

教师反思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教学要生活化、自然化,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实地观察,参与动手操作,从中体现探索自然的乐趣。”为了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更多蚂蚁的奥秘,我们带着孩子走遍了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通过各种方法实地考察蚂蚁的踪迹,寻找蚁巢,充分保持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的探索热情。中班孩子的思维特点以具体思维为主,我们应注重引导他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探究活动。老师只是孩子内心想法的传递者,只有给与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自主认知,才能散发他们的思维。

支持策略

      给幼儿提供广口瓶、纱布、黑纸、绳子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蚁穴观察罐,观察蚁穴。

      7.蚂蚁为什么要搬家?

  有一天,有小朋友发现成群的蚂蚁在排队搬东西,提出了新的疑惑: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里面怎么说?

01:29

  原来蚂蚁对蚁巢湿度的要求非常高,它们不喜欢太湿的生活环境。而下雨前的空气湿度较大,会使蚁巢变湿,所以蚂蚁此时就会倾巢出动,把家搬到干燥的地方。

教师反思

     《指南》中提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反思是否给了孩子太多标准答案而忘记了探索过程的乐趣。每个孩子都像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他们需要在一次次的探寻中自觉验证、修正自己的想法。

关于蚂蚁,我还想知道……

  对于蚂蚁的探索活动,孩子们有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还想知道……

       我们一起去书中找找答案吧!

教师反思

       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面对这大自然中充满生命力的小蚂蚁,孩子们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倾听,自然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快乐,更多的是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兴趣,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从中去体验发现的乐趣,还有很多蚂蚁的秘密没有被发掘,让孩子们继续保持一颗好奇心以及善于发现的眼晴,去迎接下一次探索蚂蚁王国秘密之旅吧。

支持策略:

       1.将和蚂蚁有关的绘本投放到阅读区,让幼儿继续探索蚂蚁的秘密。

       2.提供蚂蚁标本或图片进一步增加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延伸活动

  户外游戏:蚂蚁搬豆

        一起来学习小蚂蚁的合作精神吧!

    区域活动:蚂蚁宫殿(美工区)

       蚂蚁的宫殿是什么样子的?一起来画一画吧!

教师反思

       在了解了蚂蚁的本领后,我们开展了蚂蚁宫殿的绘画活动以及户外游戏“蚂蚁搬豆”。在学习与模仿小蚂蚁分工合作的同时,孩子们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进行游戏时,孩子们也会自发地进行讨论,协商调整姿势,团结一心。合作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合作中提高了自己的社交能力、情感交流和团队意识。

支持策略

     1.给幼儿提供安全的活动场地。

     2.给幼儿提供篮球、呼啦圈等游戏材料。

     3.给幼儿提供画纸、记号笔、水彩笔、牛皮纸等绘画材料。

       在“蚂蚁的秘密”游戏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思考力、自主探究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小脑袋里藏着数不清的问题。陶行知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活动开展中有探索、有游戏、有情感,通过观察、讨论、探索、思考、记录、实验等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品质,用听听、说说、看看、画画的方式,即获得了知识经验又培养了任务意识。孩子们在与同伴、与教师、与家长的“学习共同体”中,感受了不一样的科学启蒙活动。

编辑:罗凡

审核:齐潇

                      

                      西安市高陵区张卜岩王幼儿园

                                  2024年4月26日

阅读 13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