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心灵护成长 道法课堂尽芬芳——翰林镇中心学校道德与法治公开课展示活动

王丽云
创建于2024-04-24
阅读 5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不断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4月23日上午,翰林镇中心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公开课展示活动,由王丽云老师带来了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公开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王飞燕教导、李钟龙主任以及部分综合科组老师参与听课。

此次授课内容分为三个活动环节进行,分别是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探究“舌尖上的学问”以及共建“舌尖上的文明”。上课伊始,王丽云老师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国》片段作为新课导入,将学生思绪引入关于粮食的问题,紧接着播放媒体报道的“舌尖上的浪费”视频,循循善诱、环环相扣,从中国美食到食物浪费,引导学生对浪费粮食行为的思考。

“听,夜深人静,泔水桶里传来一阵阵哭诉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课堂上,王老师展示音视频《食物的哭诉》,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被人们浪费食物的“委屈”,聆听着食物的来之不易,以此教育学生要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不要挑食,不要浪费,要做拒绝“舌尖上浪费”的人。

随后,王丽云老师紧扣主题,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情境体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集体弯腰体验插秧2分钟并分享感受,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感悟到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是成百上千人无数个日夜换来的劳动结晶;认识到在生活中要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爱惜每一粒粮食。

对于如何做到拒绝浪费、珍惜粮食,王丽云老师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们也积极举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好办法。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到餐桌上的浪费现象,认真思考浪费行为的危害,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浪费行为,学会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作出自己的努力。

与日常教学不同,此次课堂教学采取了多样化教学方式,将课堂知识与视频展示、数据对比、情境体验、极速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课后,参与听课老师们就此次听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教学方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大家纷纷表示整堂课环节层层递进,贴近学生生活,有层次、有感染力,节奏把握良好,建议进一步抓住学生生活中的盲点和痛点,梳理清楚问题,加上适切的素材和生动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认知更加清清晰,从而不断地达成教学目标。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自我蜕变的修行;每一次奔跑,只为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我校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风采,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深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研究,为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阅读 5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