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润心,方能笃行致远。为落实小店区教育局“1315”工作思路,实现“融合型”“创新型”教育。以校际联片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思政为引领,展示在“双新”理念、“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4月23日下午,第三片区在九一实验小学开展了以“立足课程核心素养 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联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从课例展示、单元整体说课、讲课教师的自我反思陈述、评课和区教研员点评指导五个环节展开。太原市小店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荣淑娟老师莅临指导,三片区各校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代表参加。
一、课例展示,同频互学
第一节课是由九一实验学校的张曼老师带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风俗就在我身边》。张老师沿着成长的足迹,介绍了孩子们从出生、满月、百岁宴、周岁礼、12周岁的独特风俗,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身边的“爱幼”风俗;从12周岁引出十二生肖以及十二生肖代表的寓意;接下来从办寿宴的情境中,孩子们了解了“尊老”风俗以及包含的美好寓意。在课后,相信孩子们能把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好风俗传承下去。
第二节课是由西温庄中心校的周晋雅老师带来的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周老师从山西文旅招募星推官入手,完成了民间艺术大挑战,周老师重视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民间艺术专场中,孩子们介绍了山西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把广灵剪纸、闻喜花馍、左权小花戏、孝义皮影搬到了课堂,孩子们兴致盎然,积极参与,周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联系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课堂。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各有千秋,清晰灵动;课堂演绎独具匠心,精彩纷呈;教学评价多元有效,深入人心,充分展示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二、单元说课,阐明思路
第二环节由西温庄中心校的张园园老师围绕《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带来单元整体说课。说课从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单元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和单元作业设计五方面进行。大单元教学试图解决素养时代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实践的技术路径问题,从教材单元的整体视角出发,以素养目标为导向,依循学科逻辑和认知规律对学习资源进行分析、整合、重组等,从而形成具有明确的素养目标、结构化内容、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评一致性等要素的设计与实施系统,有助于更好的落实素养培育。
三、自我反思,不断提升
之后,两位做课教师进行了自我反思陈述,就两堂课的设计以及得失做了深刻剖析,为自己以后更精彩的课堂打下基础。
四、研讨交流,共促成长
接下来,由恒大小学梁晶晶、正阳街小学李梦娇、北格中心校张晓蓉三位老师进行评课。三位老师就两堂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们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核心素养的落实、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课议课。这种深入的交流不仅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五、专家引领,指明方向
最后,小店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荣淑娟老师进行了深入而有针对性的点评指导。荣老师首先肯定了第三片区的认真组织和精心准备。之后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指出这两节课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也深深吸引着老师们,这两节课从家国情怀到文化自信,激发着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荣老师也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好学习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好课是在不断反思、不断研讨中磨练出来的,我们要不忘初心,坚守情怀,把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成灵光。教研之路,漫漫而修远,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专业成长的契机,我们且行且思,共研共进。乘着教研的春风,第三片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们将凝心聚力,带着这些新技能、新感悟、新思考一路向前,探寻最美的教育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