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阅读,就是最好的成长。青年教师在阅读与分享中邂逅了美好,遇见了更好的自己。2024年4月19日下午,徐州市时楼小学三四年级青年教师在年级组长刘东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阅读分享活动。
马老师分享了《致教师》一书,她感悟到:既然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作为教师就一定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力量,只是有待于教育发掘和幻想,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还没有开窍,一定是时机还没有成熟。
最好的教育是不教之教,是帮助每一个人认识自己称为他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后成就,人生的人就只有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
李老师分享《面向个体的教育》
这本书中提到:为了实现教育要帮助学生社会化的目标,就要“帮助学生在集体之外成长”,要给孩子以自由的空间。只有每一个个体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安全,也只有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做着适合自己的事情,这个世界才能够处处充溢着活力和幸福。每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逐渐学会自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之学会自主生活。当他们作为一个个为自己的一切负责任的个体参与到集体生活之后,个体和集体都会更加有力量。
王老师分享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书,她认为朗读是一门艺术。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自身规律。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课堂仍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把课上好,是老师的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有了这“看家本领”,让学生不喜欢老师都难。所以,把课上好,把课上得有意思,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毕生的追求。
胡老师分享《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这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老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作为教师,难免会面对后进孩子的棘手问题。当一个孩子最不可思议之时,往往是他最需要关爱之时。有时候当我们默默为孩子付出不祈求感动时,教育的效果可能是要打折扣的;当我们苦口婆心教导孩子时,他或许只是觉得啰嗦;当我们红脸训斥时,他或许在偷偷憎恨……这时候不是我们的孩子不懂事,只是没有人关注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一个纤细的蝴蝶结,等着我们用清风细语融化它,用爱心悉心感化它。
王老师分享了《中国好教师》一书,她感悟到守住一份教育初心,需要我们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引导孩子做一个至善的人,用善良的目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引导孩子做一个至真的人,始终保持一颗单纯的心;引导孩子做一个至爱的人,始终保持一颗友爱的心;引导孩子做一个至美的人,热爱美丽的世界,崇尚美好的生活。
守住一份初心,需要我们做到“目中有人”,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时你的一句鼓励,一个眼神,一句话,可能会影响某个人的一生。花开的时间有早晚,但终究会开放:飞翔的高度有不同,但每一只鸟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孩子也一样。
李老师认为首先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个好人。即对学生问寒问暖,爱生如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都能做到对学生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地予以关怀。然而,这恰恰又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基本要求。来自家庭的温暖固不必说,生活在其中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享不尽的温馨、温情、温暖。其实,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大家庭,其中的老师便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其次,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人。说到此,不由想起了流传千古的一句话:“师者专道授益解惑也。”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一个勤学好问、博学多才的人。
杨老师分享《我们的天真填满整个宇宙》。“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崔老师分享《中国好教师》一书。通过阅读这本书,崔老师感触很深,也从中学会了许多,她觉得要当好一名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无论有多难,好老师的标准都应该成为我们终身不懈的追求!只要认真去做,用心去想,那么自然就会有所收获。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马老师分享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她感悟到作者就在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通过主动阅读,通过在阅读中投入心思去不断地思考,这样的阅读才会收效越大。阅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资讯,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一般人读书的目的似乎更多的是打发时间,大多都是看过就忘,就像书中说的一样,“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该同情”。
胡老师分享的书是《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书中《学校里没有讲的教育》这部分告诉我们“学校教育要关注的三个方面”:一是阅读习惯;二是满腔热忱;三是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必须要求老师自身拥有阅读的习惯。一是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二是通过阅读,能“让老师拥有思想”,“获得更多的爱心、良心和责任心”,“收获诗意和创造情怀”。
曹老师认为大脑具有可塑性,学习就是塑造大脑,适应世界的最好手段。如果说人类的脑回路控制了人的思想和行为,那人类就可以通过学习,让思想和行为反作用于人类的脑回路。像一个电工通过连接无数根电线不断给各地点通电,世界各个角落因此被点亮一样。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脑回路,一步步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本次读书分享活动,大家深深的感受到阅读是教师的源头活水,一位合格的教师离不开读书学习,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读书学习!阅读,成为时楼小学教师最美的姿态;读书,让时楼小学的每一位老师成为最好的自己。
撰稿:刘东雨
图片:刘东雨
审核: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