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李伟民 《略述课题组日常教研活动之公开课》

白莲藕41319
创建于2024-04-24
阅读 3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本文较长,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精彩主持

二、精彩讲座

三、精彩互动点评

四、精彩专家点评

五、讲座预告

第一部分 精彩主持

尊敬的黄校长,滚动快速作文的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的主持人夏淑红,来自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二中学。   

       人们都说:“春天是一个万物起舞的季节。”北国的春虽没有南方那样微风拂面,柳丝飘拂,体贴万物,但是从冰雪消融冰层开化的那一刻起,春天已然来临。

     春潮浩浩寒“湖”开,卧波奔虹滚滚来。

     雷惊啸诵涛拍岸,山川气势壮情怀。

     北方的春天来得不是温润而是豪情满怀!我们的性格也和春天一样豪爽,喜欢和大家交朋友。很高兴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又一次和大家相聚在一起。

       高三对于每一个考生和老师来说无非是一场噩梦,久经战场积累经验之后,往往会针对弱点进行题海战术,强化训练。此外,作文的分值差距不大,大考小考不间断,除正规考试之外,学生和老师很少关注写作。

       今天,李伟民老师又一次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带领学生愉快地度过紧张的高三生活的。

     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今天的主讲老师李伟民:

      李伟民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任远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国教育专家网教育名师,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优秀作家。

      现主持市级课题《高中“滚动快速作文”教学实践研究》,参编过《滚动快速作文》《作文新突破》等书。先后应邀作全国性的语文学术与滚动作文教学网络讲座有10余次。曾指导学生在有影响力的省级媒体《读者》《江西晨报》发表文学作品多篇。

      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过关于滚动快速作文的论文。有关于滚动快速作文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微课分获国家级、市级、校级奖励。在《中国散文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精品集》《青年文学家》《读者》《九江日报》《浔阳晚报》等媒体刊物上发表过文学作品。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李伟民老师闪亮登场,聆听的同时期待您的积极参与!

第二部分 精彩讲座

        略述课题组日常教研活动之公开课

                    江西  李伟民

尊敬的黄校长,尊敬的主持人,亲爱的滚动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我们又在云端相会,今天我讲的题目是《略述课题组日常教研活动之公开课》。

我们《高中“滚动快速作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教研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时是在线上,有时又在线下。今天我主要是讲一讲我们课题组的线下教研之公开课的活动。把线下的一些教研活动,现在又要转化为线上的教研形式,线上与线下多维度地交织,这让教研的空间有了很好地延伸与拓展。

我们课题组本次公开课的主题是:《高三40分钟辩证思维异步滚动快速作文高强训练》。有的同志可能会心想:“你这标题够长的,你是不是要用这长长的标题来征服我?”当然不是的。因为这标题里面的每一个关键词都很重要,有了必要的交代,听课者也会有所准备。

     是的,公教课应该是多边互动,大家互相都要有所了解准备比较好。学段是马上要高考的“高三”学生,点明授课学生对象;“40分钟”点明授课时间(之前滚动作文是90分钟的两节连堂课);“辩证思维”交代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写作的构思立意属性;“异步”点明这不是之前滚动快速作文的同步模式;“滚动快速作文”交代这节作文教学公开课的课堂教学模式;“高强训练”学生马上要上考场了,考场如战场,现在可没有功夫慢悠悠地来教学了。

       参与人员主要是我们课题组的成员。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辩证思维的议论文来加强训练,这不是为了上公开课的展示需要,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学生高考的笔试需要。另外在我看来,公开课一定要摆脱“作秀”的窠臼,要把心思更多地投放在实用价值与实在意义上。

      从近来高三的几次模考、联考的作文命题来看,都是围绕着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辩证思维主题作文。比如:“物物与不物于物”;“服从与不服从”;“走近与走进”等。说句很客观的话,还有不少学生不是很理解这样的辩证思维的构思立意作文。有不少学生还存在审题不清,文章没有辩证立意而是自始至终单向孤立地谈某一个点,没有全面而辩证地分析问题等现象。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还是要让学生加深这方面的理解,提高这方面的水平与能力。

      下面我就简略地分点讲述本次我们课题组日常教研活动之公开课的教研过程——

一、教学组织形式

       滚动快速作文在学生的小队文化建设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好。本班学生一共66人,1队(沁园春队)15人,2队(满庭芳队)15人,3队(忆江南队)18人,4队(西江月队)18人。在这里,可能有的人会说怎么有的队人多,有的队人少。我这主要是因为3、4队的学生安排的位置离讲台稍远,而且里面A等级的学生相对安排较少,所以就算这样形成了一个平衡了。之后学生按程度级分成ABCD四级,四个等级大致分布在四个竞赛队里。四个竞赛队最后再编入三个教学方阵,由四归三作最后的优化与整合,这样一张多维度的教学组织网就编织好了。

二、教学主要目标

      ①培养学生应试写作议论文时要有辩证思维构思立意的意识。

       ②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辩证思维议论文的水平与能力。

       ③运用多维度编织的教学网打捞高效的教学成果。

主题一“规矩与本性”

     1段:平(我们需要对两者进行合理平衡,在规矩下发展天性,走向美好未来)(中心观点)

   2段:矫(规矩是天性的矫正)(分1)

   3段:成(天性与规矩并不是相悖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分2)

   4段:抹(不真正的天性不会被规矩所抹杀)(分3)

   5段:总(天性和规矩相契合,方得新生之路)(总结全文)

主题二“理想与现实”

1段:正(唯有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才可以实现社会的进步与人生的发展)(中心观点)

   2段:似(理想与现实看似是矛盾的,但既对立又是统一的)(分1)

   3段:出(要学会走出理想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如“实惠论”、“怀疑论”、“渺茫论”等)(分2)

   4段:看(要学会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分3)

   5段:总(辩证去看待两者的关系,才可以将未来的理想转变为现实)(总结全文)

主题三“科技与时间”

1段:惜(唯有珍惜时间资源,善用时间资源,才可以绽放生命光彩,实现人生价值。)(中心观点)

2段:系(理解科技与时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分1)

3段:利(科技对我们人类生活有利的一面。)(分2)

4段:另(科技对我们人类生活不利的另一面。)(分3)

5段:总(理解并善于利用科技与时间的辩证关系,为社会的发展与生命价值的实现服务)(总结全文)

主题四“传承与创新:

1段:合(传承与创新相契合,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中心论点)

2段:前(首先要明白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分1)

3段:理(要理性看待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分2)

4段:新(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分3)

5段:总(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文化形式与表达方式。)(总结全文)

       以上是简要地略述了本次公开课分队写作主题内容提示性提纲。这些提示性的作文提纲,都是分了五段,开头一段,中间(主体)分了三段,结尾一段。这样作文就在整体上的大三环,套住了中间主体部分的小三环。五段三分四环节,是应试议论文写作的黄金标准结构。当然,这样的作文结构虽冠以“黄金标准”之名,但也并不是说这样的结构是死板的,有时候适当灵活变通一些,也是可以的。不过在我看来,学生的应试作文,还是要尽量符合应试作文的规范样式比较好。比如“作文逻辑三段论”:开头(引论)、中间(本论)、结尾(结论),这样清晰的逻辑思路,对于高考应试写作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说句实在话,我不知道别的高三老师在高三阶段还要不要来强调作文提纲的问题,反正在我看来,写作提纲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提纲能提示思路,提示逻辑,有了这样清晰的提示,之后的铺写肯定是很轻松的。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而且滚动快速作文是“一字提纲”,也不会耽误学生多少写作时间的。或者就像要造好一所房子,之前没有任何设计思路,也没有任何规划图纸,这房子真不知能造成啥样。

四、略述教学流程

     1.教具准备:多功能作文新工具、滚动快速作文考评表、红笔、铅笔、彩色粉笔、多媒体PPT、电子表等

      2.首先做好学生的预热工作。其实,当我告知学生今天有领导与老师来听课时,学生的写作热情就已经高涨起来了。上课伊始,全班学生一起用最饱满的热情与嘹亮的音量喊出作文口号。

     3.接下来就分方阵作指导。我在教学时,也没有很严格地按这样的时间分配设计来操作,只是大致按照这样的流程来进行。在时间概念上的确有些模糊,但是教学目标自始至终都是很明晰的,那就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第X方阵,互错式滚动安排:

前13分钟X:学构思,习‘一字提纲’。

中13分钟X:学铺写,习‘123456’。

后13分钟X:学赏评,习‘分工点评’;


第Y方阵,互错式滚动安排:

前13分钟Y:学铺写,习‘123456’。

中13分钟Y:学赏评,习‘分工点评’。

后13分钟Y:学构思,习‘一字提纲’;


第Z方阵,互错式滚动安排:

前13分钟Z:学赏评,习‘分工点评’。

中13分钟Z:学构思,习‘一字提纲’。

后13分钟Z:学铺写,习‘123456’。”

       本来是要多点几个竞赛队的学生上台来朗读作文,由于时间的把控上还不够严谨,所以在最后的几分钟里,就匆匆地拿起了《滚动快速作文》这本宝书来翻页抽奖,抽到了211页,按照规则取末位数,1队上台来了一位学生朗读了作文。虽然教学流程分配的时间把控不够严谨精确,但针对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训练流程还是得以全面展示。毕竟公开课教学流程展示的完整性也是很重要的。

        江西袁国平点评:本堂课针对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得以全面展示,公开课教学才算完整。

五、略述心得体会 

     公开课,之前的准备工作肯定是很重要的。正如,我上面也谈到学生在写作之前,不管怎样最好也要列一个简略的写作提纲。有了提纲性的思路,教学就能做到大致心中有数了。

      我觉得虽然这节课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确,但是学生的学习劲头,写作兴趣,教学氛围还是可以的。比如,在作文点评、作文朗读环节,还有几位学生是自己很主动来发言争分的。课堂教学是由师生的互动来完成,是一个双边活动。可以说课堂也应该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因此,课前的教学提纲设计(教案)也不是那么死板的,要注意教学过程中随时自然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说既要有所准备,也要有所变通,不要一成不变,如此才有生命力。

      江西段静宜点评:课堂应该是自然生成,教师也要有控场的能力。

      我注意到本节课,有几次我没有任何提示与提醒,学生都能不由自主地鼓掌。这掌声不是因我的声音,而是因有几位学生说得很精彩。不因我的声音,是因学生的声音,而有了情不自禁的掌声,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反倒是很满意的了。

      公开课也好,日常性的教学课也好,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度、兴趣度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相信如果下次有机会上这方面的公开课的话,应该会比这一次要好一些。滚动一次提高一次,对学生来说如此,对教师来说应该亦如此!

      江西袁国平点评:简略的写作提纲,对于作文很重要!本堂课已经很成功!点赞!

      江西邵徽胜点评:本堂课准备充分,过程结构灵活自然,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各自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写作任务。同学们在滚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个滚动人的不懈动力!

      江西段静宜点评:滚动课堂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公开课不是单纯作秀,而是富有成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

      结束语:限于水平,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海涵、指正,谢谢!我的讲座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三部分 精彩互动点评

第四部分 精彩专家点评

1.欢迎四川优秀教授刘川江教授点评:

     李伟民老师的讲座内容详实,围绕公开课的教研过程展开,具有诸多优点。

    讲座详细记录公开课各环节,使读者能全面了解;同时分析总结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以高三辩证思维异步滚动快速作文高强训练为主题,突显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高效性,展现了作者对教学的深入思索与探索。

    其内容详细具体,对各环节,如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目标、主题及流程等,均作了细致描述,让人对公开课有整体认知。

    此外,讲座还结合实际,剖析了学生辩证思维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实用性的教学设计。

     总之,该讲座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洁。不仅全面展现了公开课教研过程,还提供了实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对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欢迎河南优秀教授吴伟教授点评:

      李伟民老师的《略述课题组日常教研活动之公开课》是《高中“滚动快速作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举行的一次研究活动,主题是《高三40分钟辩证思维异步滚动快速作文高强训练》,他反复强调是40分钟,是高强度训练,使用辩证思维异步法是公开课的需要,是公开课的需要,讲究实用价值观与实际意义。

       李老师公开课的组织形式有的队人多,有的队人少,尊重学生到体验感,编织一张多维度的教学组织网,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不掉队。写作目标把辩证思维作为主要目标,写作内容与时代同步,虽然教学流程分配的时间不够严谨精确,但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展示。

     李老师在公开课后进行了反思,虽然有不足,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度、兴趣度都得到激发。滚动一次,提高一次。对学生和老师都是如此。

     李伟民老师的课题研究是实打实的研究,所以成果丰富。正是一群人在不断创新,滚动快速作文才有无穷的生命力。

3.浙江优秀教研员李学平老师的点评:

      教研活动踏实做   持久开展结硕果

      李伟民老师的讲座,教研过程板块清晰,重点突出,收获丰韵,让人耳目一新,眼球闪亮。

    一是教学组织形式有科学依据。这个依据体现在小队文化建设方面。小队分组从学情出发,科学编织出多维度的多层次的教学组织网。其实,不管是课伊始,还是课中的推进,是课中偶然事件的发生,还是课的结束,都需要组织教学。以前的课堂,比较重视组织教学,而且是一个环节。何况,现在孩子比较会“运动”,常常在课堂上分心,注意力转移,甚至有多动的习惯等。

    二是教学主要目标有理论支撑。一堂课效果如何,成功与否,学生说了算。不是看老师教得头头是道,课流通畅滑溜,听课的老师热烈鼓掌,假如学生表现平平,学无所得,效果一般般,主要目标没有落实,那是要打折的。你看,李老师的主要目标很现实: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捞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是写作主要内容有导航指明。有了滚动快速作文的导航,就犹如导弹有了“北斗”一样,能让导弹有了眼睛,能实现精准打击。李老师的导航指向明晰,落点精准:“规矩与本性”——平、矫、成、抹、总;“理想与现实”——正、似、出、看、总;“科技与时间”——惜、系、利、另、总;“传承与创新”——合、前、理、新、总。从“平正合”开头,到“总”结束,而且容易深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沉淀在学生的骨髓里。导航,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掌控;导航,让学生有了开关按钮,准精制控;导航,让学生心中有数,行文不慌。

    四是教学流程有规范保障。当然,一堂公开课,虽然说要追求完美,尽量完整,无可厚非,但留点遗憾,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完美的课是没有的,假如有,也是有水分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留点遗憾,也是灿烂。

     这个讲座,假如能给全国的高中教语文的老师围观,肯定会让高三的学生高考作文的分数提高5至10分;假如能给全体高中教语文的老师听讲座,这届的学生肯定会获益匪浅,高考作文成绩肯定会大面积丰收。

      这,可是功德无量的!

      感谢李老师的讲座,感谢“黄上”的智慧!

4.欢迎山东优秀正高特级教师赵修玉老师的点评:

      李伟民老师说得好:“我把心思更多地投放在实用价值与实在意义上。”无论公开课还是随堂课,都要重视课堂实效;有效的课堂才有生命力。不管哪种教学理念,只有有效才有推广价值;而滚动快速作文经长时间、多区域、多维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理论不仅有效,而且是高效的。李老师的演讲,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凸显了滚动快速作文的无穷魅力。感谢李老师的精彩分享,感谢黄校长的悉心指导,更感谢黄校长给我们一个相聚的机会,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

5.欢迎江西优秀正高特级教师余勇超老师点评:

     李伟民老师所主持的讲座,核心环节在于展示一堂高三滚动作文公开课的范例。在这堂课中,李老师以其独特而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法,以及充满活力的课堂表现,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滚动作文教学示范。整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帮助他们提升写作水平。李老师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讲解,涵盖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主要目标、写作主题内容、教学流程概述以及心得体会分享”等五大方面,内容充实且实用,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此外,李教师提炼出的“五段三分四环节”应试议论文写作的黄金标准结构,也很有实用价值。总之,讲座很精彩,谢谢黄校长!谢谢李老师!

6.欢迎山东优秀教育领导郭志军校长点评:

     本次课题组的线下教研公开课活动,以《高三40分钟辩证思维异步滚动快速作文高强训练》为主题,展现了课题组在教学实践研究方面的深入探索。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流程,课题组有效地将辩证思维融入到作文教学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学生参与度高,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和实效性。这次公开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创新,值得肯定和借鉴。教师的反思和总结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助于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7.欢迎马来西亚生态语文发展协会黄筠雅老师点评:

      李伟民老师在他的讲座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高三异步滚动快速作文公开课的精彩教学分享。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涵盖了学生小队文化建设、教学目标、写作主题内容和教学流程等多个方面。

    李老师的观点颇具创新性,他提出了异步滚动快速作文的教学模式,并将其成功应用于高三作文教学中。此外,他还强调了辩证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新颖独特,引人深思。

    整篇讲座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李老师首先介绍了公开课的背景和目的,然后详细阐述了教学过程,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文章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层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在语言表达方面,李老师的讲座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复杂的教学理念变得易于理解。他运用了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比喻,让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总的来说,李老师的讲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对于高三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文章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是一篇优秀的讲座稿。

网名六盘长风老师总结评:

队名编出诗意,激发写作兴趣。

构思论证严谨,交叉演练循环。

设计方案科学,写作训练得法。

名师出手,运筹帷幄,放眼天下;

决胜高考,横绝江河,志在必得!

感谢黄先生策划普度,

感谢李老师作课送宝!

第五部分 讲座预告

       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又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刻了,今晚的讲座中李老师的作文课变“要学生写”为“学生要写”,把学生带入到写作的最高境界,文思如泉,妙笔生花。榜样就在身边,向李老师这样的专家型教师学习!

      再次感谢李老师无私的分享,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收获满满!同时,也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五月的精彩。

阅读 3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