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国防之魂——榆林市逸夫小学四年级六班研学活动纪实

哎呦喂
创建于2024-04-23
阅读 33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行之所见,拓宽视野;行之所闻,丰富知识。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4年4月23日,榆林市逸夫小学四年级师生走出校园,前往榆林女子民兵治沙连和榆林朔方博物馆开启了为期一天的丰富而有意义的研学之旅。

研学之旅,快乐出发

早上,同学们早早地来到学校,在教官整队之后,蓄势待发!身未动,心已远。同学们对这次研学实践活动既期待,又兴奋。大巴车上载满了孩子们的童乐之声,朝气蓬勃的面孔欣欣向荣,一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00:43
00:14
02:09
00:32

第一站:女子民兵治沙连

00:37

     教官带着同学们听讲解员讲述榆林女子治沙连的故事,参观了作战纪念馆,南疆记忆馆,榆林红色革命等场馆,同学们听的都非常的认真

午餐时间

     午餐时刻,基地为同学们准备了午饭,同学们个个吃的津津有味,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第二站:榆林朔方博物馆

    古人云:“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研学是一场探索世界,开阔眼界的旅行,更是一节寓教于乐的学习。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与参观,而是一次开阔眼界、品味人文的成长之旅。 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移动的学校”和“没有围墙的学校”。我们在这里学习非遗文化的造纸术,和瓦当拓印,投壶游戏和寻宝游戏,带我们走进历史。

投壶游戏

寻宝游戏

触摸非遗文化,感受瓦当拓印之美

    瓦当拓印”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图像或文字拓印在宣纸上,其形状有半圆和圆形。通过体验瓦当拓印的制作过程,同学们可以了解瓦当的历史和拓印的知识,重拾一砖一瓦,铺开一纸一墨,棕刷轻点,朱砂半碟,重温历史长河远去的浪漫,同学们在拓印中感受ZhongHua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感受非遗文化,学习造纸术

      同学们了解“纸”的前世今生,亲手用古法造纸术制作一张纸,见证一张纸的诞生。原来我们学习用的纸张是这样制作而来,通过亲自制作不仅让同学们提高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传承中华名族传统发扬非遗之美,更让同学们懂得纸张的来之不易,不能浪费纸张,要节约纸张。

整齐的队伍,认真听讲解

本次研学活动给同学们上了意义非凡的一课,他们在游玩中愉悦身心,释放活力;在探究中增长知识,滋养品格;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大家满怀激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相信四六班同学们一定会带着满满的收获沉淀自己,筑梦前行,未来可期!

阅读 33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