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拂过心间,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四月春光无限好,遍地黄花分外香”,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提升教学水平,2024年4月23日下午, 兴庆区实验二小集团校数学教研活动又一次如约而至。
本次教研活动由马涛主任主持,首先是对校本教研进行了问卷反馈,也会根据反馈在后续进行调整;然后集体观看了刘延革老师讲授的《图形的面积》一课,伙伴们沉浸在智慧的海洋中,心灵得到了洗礼与升华。
这节课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把没学过的新图形转化成了学过的图形来解决面积问题,是非常有深度的一节课。刘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抓住图形之间的关系,突出用“单位”面积把复杂的面积计算讲得浅显易懂,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除此之外,刘老师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她引导学生面对各种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面积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入,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刘老师认为在刻画事物大小的时候,实际大小是用单位和单位的个数去度量的,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要关注“单位”的度量,而不是直接套用公式,要由转化——推导——应用,把学生由现有的面积公式引导到用“单位”度量出事物的大小。一节课要复习前面的内容,讲解今天的内容,准备明天的内容。要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抓住核心的内容,体现整体设计,抓住数学的本质结构,提高课堂实效性。
最后,听课的老师们真诚而精彩的交流,思如风发,言如泉涌,大家的交流中投射着一种智慧,一种魅力,从不同的侧面对本课进行了分析评价,这对于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年级:刘老师的这节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为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做好铺垫,并且用割补、拼的方法解决了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更注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关注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和整体把握,关注对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和分析实施。本课的设计体现了知识的整体性,面积概念的本质性,从更高的层面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做了系统的学习,用图片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一步步引导。板书设计也很巧妙,还原了知识的组织结构,弥补了学生从听觉渠道接受信息的缺失和短暂记忆容量的限制。
四年级:一堂课中能提出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是非常关键的,这样的问题能够驱动学生思考。刘老师的这节课虽然也是通过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解决问题,但是她不是整体割补,而是利用方格纸把不完整的图形拼成了完整的图形,虽然看起来是三层的不规则的图形,但是通过数单位面积的个数,把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图形联系起来,进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五年级:这节课关注面积的本质,面积就是面积单位的累加,然后找出对应关系,从每行的个数到行数,从新知到旧知,从不规则到规则来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利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巧妙解决问题。突破思维定式,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入。
六年级:数学中的知识点不是零散的,而是一张知识网,把所有的知识串联起来,这节课不是生硬的直接用割补法,而是由每行的个数和行数的乘积逐渐引入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利用这个支架来过渡,思维很顺畅,也更有深度。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能落实到本节课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概念性的知识。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新的旅程,我们在一起分享经验、交流想法。“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教学技巧,提升了教学能力,向专业化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谢谢观看!
编辑:王晓庆
一审:姚习琼
二审:马涛
三审:李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