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成长是一道不期而遇的风景。为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学员搭建学习和成长的平台,2024年4月24日,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培养对象刘清杰名师工作室线下研修活动在海口市英才滨江小学大礼堂进行。本次活动由工作室成员王咸麟老师主持。
首先,由甘少敏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囊萤夜读》。甘老师紧扣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了“读好文言文、书写练习、理解背诵”三个学习活动。甘老师重视学法指导,教授学生“据义定音” “扩词释义法”等方法学习字词。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层层深入、步步引导,以输出倒逼输入,最终完成单元输出任务——走进故事,填写推荐词。
“水本无华,相荡乃涟漪生;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堂观摩之后,三亚市第一小学邢翠睿老师进行《囊萤夜读》课例点评。邢老师对甘老师的这节课给予了肯定:1.输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2.输入方法多样,参与度高。3.注重输出成果,提升能力。同时,邢老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1.读的方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比如赛读、表演读等。2.指导书写“囊”字书写的时候可以借助汉字的演变让孩子们理解意思后再进行书写。3.在输出活动环节,可以拓展同类小古文进行对比读,也可以对比《囊萤夜读》的白话文和文言文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表达能力。
接着,沈海燕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课。教学前,沈老师巧妙通过周总理以玩笑口吻幽默风趣地对外国记者的不礼貌提问作回应,为落实本课的语文要素做铺垫。课堂上,沈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通文意。紧接着,沈老师抓住开头一句中的“甚聪惠”,让学生交流探究: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杨氏之子的“甚聪惠”?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出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巧问妙答。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杨氏之子的才智敏捷、语言的精妙,在分析比较中发展思维能力,在拓展迁移中阅读《诸葛恪得驴》,再次感受古代小朋友的智慧。
课后,海口市美兰实验小学罗悦老师进行《杨氏之子》课例点评。罗老师从单元分析、编排特点和巧用“读思达”教学法构建文言文思辨课堂三个方面进行点评:沈老师《杨氏之子》一课教学,聚焦儿童形象,通过“读思达”三个连续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开放的语言实践中,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体会到机智聪慧的古代儿童形象,真正发挥文言文传承优秀文化,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语言智能的重要作用。
肖玲娟老师与五(7)班的孩子共同学习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肖老师通过四个活动来建构本节课的学习。一是了解故事梗概,介绍比赛过程。二是情景再现,探究思维过程。三是讲思维故事,学做智慧之人。四是各抒己见,评选智慧之人。四个活动紧扣“思维过程”这一要素展开学习任务,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思考和输出中走向深刻理解。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王欣老师从“输出目标与输出评价、输出资源与主题定位、输出情境与阶段成果、输入加工与成果输出”四个方面对肖老师执教的《田忌赛马》进行点评。本单元的主题定位是“明辨人物思维,学做智慧之人”,肖老师的课堂设计借助“智慧人物我来评”为任务,以《田忌赛马》为输入资源,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行输出,在言语实践中培养爱思考、善思考的思维品质,进而认识到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下午,王玎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整堂课关注“输出成果”,推进发展性评价。为了让学生说出自己假如有宝葫芦后的真实想法,课堂上王老师以自己为例先说,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整个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下课铃声响起,听课的老师和上课的学生都意犹未尽。
儋州市八一中心小学孙昌凤老师进行《宝葫芦的秘密》课例点评,肯定了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表达能力。孙老师的点评从“解文、研法、学思”三方面着手: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可以用“深入浅出”来形容,而学生的学习则可以用“浅入深出”来概括。整堂课以任务驱动学习,将目标分解成需要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的任务,实现“输出倒逼输入”的学习过程再造,呈现了“输出为本”的教学实施路径。
孙老师还以互动的方式让台下的老师们也参与到点评中来,现场气氛被充分调动。
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培养对象刘清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清杰老师为参加活动的老师颁发证书。
活动最后,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培养对象刘清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清杰老师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输出为本”教学范式强调思维的发展,强调思维的建构能力,希望通过今天的研修活动,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新课标和“输出为本”的学习落实上掀起热潮。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本次研修研修活动是一线教师基于“以输出倒逼输入”这一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为大家奉上了一场异彩纷呈的教育盛宴,真正做到了名师引领示范,更为学员们架起了互观互学的桥梁。这种指向“输出”的教学方式,必定会为学生的成长赋能。
图片:工作室成员
编辑:温冰雪
审核:刘清杰、刘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