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开区实验学校·云享阅读‖教师领航第10期

汽开区实验学校
创建于04-23
阅读 6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书香汇聚云端,阅读通达未来。走进书籍就是走进思想的圣殿,当你静静地融入书中时,就会慢慢地发现,你的思想已不再是别人的跑马场,而是思维积存下的精神百花园,那里繁花似锦,那里五彩缤纷。在汽开区教育局的思想引领下,汽开区实验学校全体教师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在春暖花开时节,为自己建一座精神的百花园。

教师领航第10期


分享教师:杨胜利


分享书目:《傅雷家书》

关于作者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 。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别人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翻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欣赏;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文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20世纪80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读者。

关于作品


  《傅雷家书》主要写的是傅雷在国外学习期间,给儿子傅聪跟儿媳弥拉的书信内容,傳雷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全方面的教育的故事。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和傅敏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人物简介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子女非常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书海拾贝


      《傅雷家书》中始终贯穿着人生三大主线:


事业线——对艺术的探讨与艺术修养的形成


1.要热爱艺术


       傅雷在信中经常与儿子探讨艺术,有一次傅雷听了儿子寄来的录音,评价儿子“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这种精准的分析,既肯定了儿子的作为,又指引着他继续前进。很多时候,傅雷都一再提醒儿子,想要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就不能让它浮在感受的表面,要仔细客观的分析,要让观众感受到音乐是带给人振奋和无限快乐的,要让音乐落到实处。


2.要忠诚艺术


       热爱之后,还需要忠诚。傅雷告诉儿子傅聪,他一生在任何时期,就是恋爱的时候,也没忘却学问第一,可见对艺术对学问的忠诚在父亲眼里是何等的重要。所以会和他讲:“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这种忠诚,不仅体现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需要战胜困难,还体现在对音乐的坚持上。要让儿子傅聪明白,任何事情坚持很容易,难的是一直在坚持。喜悦和艰辛、鲜花和荆棘一定是并存的,持之以恒方为忠诚,凡事不可半途而废,不能操之过急。


3.要敬畏艺术


        当傅聪小有名气后,傅雷又写信说:“你的情形与我不同,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的期望”。这是一种告诫,当人达到一定成就后,容易“高处不胜寒”。所谓曲高和寡,才气越高,就越要学习检讨自己。这时候就要多用理智,少用感情。提醒儿子,敬畏心常有,散漫心不可有,要不断推敲和思索艺术,才能有修养有作为,才会受到世人的尊敬。


感情线——走向幸福的关键所在


1.父母对儿子的关爱


         儿子傅聪走向千里之外的地方求学后,父母对他的牵挂,几乎出现在每封信中。不同于母亲朱梅馥对傅聪的温和细腻、情感直露,父亲傅雷多数情况下是克制的、含蓄的。这种隐藏在日常琐碎中的关爱,让儿子傅聪,有时会比较嫌弃,因为他想独立,想成长。但父母对子女的关切,就是存在于唠叨与牵挂中,一边百感交集孩子在长大,一边又不忘千叮咛万嘱咐。


2.父亲与儿子的和解


        傅雷在关切儿子之余,很多时候透露着自责,尤其在儿子和弥拉结婚后,收到一本写弥拉父亲的书时,他会反省中西文化教育的差别,认为在儿子幼时,教育太过苛刻。可是中国老一辈的教育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棍棒”教育法,这种专制的、严厉的教育不过是中国父爱下一种深层次的诠释,相信傅聪会明白,我们也会理解。所以后来的书信中,傅雷会说:“爸爸已经进入人生的秋季,许多地方都要逐渐落在你们年轻人的后面,能够帮你的忙要越来越少,一切要靠你自己,靠自己警惕,自己鞭策”。


3.传授婚姻相处之道


      傅聪结婚后,傅雷夫妇一度很担心他的婚姻,所以不厌其烦的传授他婚姻相处之道。要说家书中对婚姻最有借鉴的,就是傅雷和朱梅馥之间的感情。朱梅馥有段话写的极好,“忍耐和包容是两回事,忍耐是一次次的心结,包容却是一次次化解,忍耐是爱,包容却是大爱。”


       因为朱梅馥对先生的了解,所以愿意原谅他的脾性,因为朱梅馥的爱与耐心,所以愿意与他磨砺。傅雷夫妻希望儿子的婚姻也能如同父母的婚姻,平静而温和,长久且美满。


生命线——传递人生哲理


1.先做人,再做事


       “心中没有人,再经名师指点也是枉然的”。“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情都要对人家有交代。”这是傅雷多次对儿子强调的,一定要先做人,再做事。天下最难是做人,故事与人相比,人为本,事为末,做人是立业之魂,要心存感恩,心存谦卑,心存善念,才可得一个圆满结局。


2.问心无愧最重要


         傅雷在信中也会提醒儿子,“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他想让儿子明白,和父亲写作、翻译一样,所谓“文字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磨砺的过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高低沉浮是常态,减少患得患失之心,将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这样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太过计较,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3.永不忘却赤子心


        “永远保持赤子之情,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字之心相接相契相抱”,傅雷和儿子傅聪所说的赤子之心,应该是勇敢,是担当,是谦卑。是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总结经验,避免重蹈覆辙。是心灵保有纯净,是热烈而真挚的感受生活,是要永远爱艺术、爱人民、爱祖国。

点点感悟


  在《傅雷家书》中最令我深受感悟的还是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也不是莫名其妙地说长道短,而是充满哲理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可以讨论艺术品,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个我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到一些新鲜的养料,同时也能够间接传递给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资态方面。”傅雷经过给儿子不断地写家书并寄给儿子,是想让傅聪明白,不管何时,不管何地,我们都要做一个有尊严,敢于拼搏,无私奉献,人格卓越的优秀的艺术家。从中可看出傅雷的教子有方,对孩子严肃而又真诚。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极想让自已的儿女早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由于迫不及待的想让他们早日成功,早日能获得名气,而不断地给儿女增加负担,正是这一点点的负担,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看似一些又一些微小的任务,却让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而傅雷不是用打骂,不断的给孩子增加负担来培养孩子,他通过不断的给孩子写家书来告诫孩子,让孩子在家书中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推荐理由


          这本书犹如深沉父爱一样,有许多足以令我感动的细节,比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名曲,还有自己的译作。这本书经常会让人想起目送中的一段,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用文字诠释父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如此父爱,但是他说出了世界上所有父亲想说却又埋在心底的那份珍爱,这些封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流,感情纯真质朴。

审编 |于长涛 杨 锐



文字编辑 | 杨胜利



版面设计 | 杨胜利

阅读 6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