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观察者:罗家佳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时间:2024年5月8日
二、观察目标:
1.观察幼儿搭建“金字塔”过程中的方法。
2.提供适合的记录表,尝试记录所用的材料。
三、观察实录
场景一:
今天的区域活动中,小邹和小彭自主选择了桌面建构区的多米诺骨牌。
区域活动后10分钟,我来看到了桌面的作品,问:“这是什么?”
小邹说:“金字塔”。
一看盒子里,多米诺已经全部用完了。
教师感叹到,哇!我们班的多米诺都用完了,怎么就没了呢?
师:“你们用了几块多米诺?”
于是小邹开始数:1.2.3.…209
时间到了,小邹和小彭不得不把多米诺收了。任然没有数清楚,我们金字塔用的多米诺……
场景二:
教师:“那么多的材料,可以数出每层的材料数量吗?”“层与层之间有什么变化吗?”
于是,小朋友们提出:老师请帮我们做张表。这样就可以记下来了。
利用中午备课时间,教师设计了“金字塔记录表”。
场景三:小组活动
教师:上午,小邹他们搭了金字塔。
你们可以搭吗?
用什么材料,(最好能把形状说出来哦!)
通过小组商议,孩子们选择了小组需要的材料并进行拼搭。
四、分析、评价
一、理论
《指南》科学领域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二、从作品的照片可以看出,孩子们根据材料和每组孩子的思维特征不同。作品的表征区别很大。
有的是一维作品,有二维和三维作品。
三、“金字塔统计表”
在统计表的使用中,大二班出现了三种统计数量的方法。
分别是:拆金字塔作品、制作同样的作品来统计、根据最底层的数量依次递减来统计。
拆金字塔作品:根据拆除多米诺的数量来进行记录。
制作同样的作品:(雪花片)制作好了的金字塔,以此为模具,制作一个一模一样的作品并进行统计。
根据底层建构材料的数量依次递减进行统计。
四、幼儿的思维方式不同,表现的作品特征差异也非常大。我们需要尊重并适时引导。
五、支持策略:
1、统计表的提供可以让孩子更清晰的感受到“金字塔图形”的递减规律。这样的内容不是老师传授的,而是在建构的过程中 幼儿逐渐感知的。
2、幼儿在统计的过程中,思考的方法呈现了不同,通过分享环节,幼儿间提高了思维的广度。
3、在拼搭的过程中,可以有模式的体现。这样作品的保存会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