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教育集团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红旗节气课——“立春”

创建于2023-02-03 阅读5290

序  言

        癸卯年迎立春,红旗教育集团将开启“红旗节气课”计划。这项校本课程计划,将把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与当代教育要求相融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形成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体系。学校、家庭多方联动合作共育,形成立体化、大教育状态,凸显亲近中华传统文化、亲近自然为导向的一种育人方式的变革。,让小学生将自己的生活节奏融入天地自然的节奏中,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中华文化的根脉中。

      二十四节气中的汉字讲述,如诗如画,我们能看到汉字与天地万物的连接。

      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习俗和老故事,是对和天地和谐共处的农耕时代的回望。

      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吟诵,让我们在吟诵这种中国式的读书方法里,感受每一个朴素日子的优雅和美好。

      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引导儿童打开感官,观察和记录二十四节气里的物候变化。

      二十四节气课,将让我们丢开刻板与绝对,将让我们在与传统的连接中,更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我从哪儿来”。

     时节之美,不舍昼夜;时节之美,生生不息。“红旗节气课”让儿童安住于四季的循环往复中,获得更多来自于大地的生长力量。

——红旗教育集团校本教研团队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迎新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迎春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所以古人重视立春,有迎春之仪。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以及“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等,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打春牛

    打春牛,又称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不同地区迎春牛均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咬春

    立春日时令饮食是作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以迎春、庆春。春饼是立春日典型的时令食品,从魏晋南朝时代起,人们迎春食春饼。《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啗秦饼、生菜,帖‘宜春’二字。”春饼是一种薄面饼,取生菜、果品、饼、糖等置于盘中,取迎新之意,时称“春盘”,也可赠送亲友品尝。

农业谚语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跟随这美好的时节,万物复苏,光秃秃的树尖冒出了新芽。我们寒假中的红旗娃和家人们通过动手实践一起迎接春的到来。

设计立春为主题的手抄报

自己动手制作春饼

      正所谓春风送暖抚桃李,花香四溢沁人脾。万象更新迎春天,欢歌笑语展新颜。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红旗娃们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春天,拥抱春天,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春雨润物无声息,二月春风似剪刀。草绿树荣花绽放,五彩缤纷世界娇。一年之计在于春,切莫辜负好光阴。高歌一曲斗志扬,勇往直前幸福绕。祝立春快乐!

阅读 52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