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夏交替是一年中气温、气压、气流变化最为无常的时候,季节的更替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态。春季往往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为了全面加强我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心理教师的实操能力,以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问题,2024年4月19日,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彭子文教授,开展为期一天主题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多学科视角:从机制到应用》的专题工作坊。在我区心理教研员刘曼芸老师的带领下,全区200余名心理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并就督导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
讲座伊始,彭子文教授详细介绍了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概念、核心症状、危险因素等,还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其机制进行了分析,并联系丰富的工作案例和生活经验进行了细致讲解。彭教授强调,NSSI是一种行为或症状,而不是疾病。儿童期虐待、忽视,父母过分控制,家庭成员缺失以及家庭经济地位等都可能成为NSSI的危险因素。而无意义感、快感缺失是其两大核心症状,并结合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和血清素的作用过程进行分析。
紧接着,彭教授分析了近代社会“新自由主义”思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提出人们应该学习和练习“去爱,而不是被爱”,让爱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生命状态,而不是“享受爱”,占用别人的爱。在理论知识讲解后,彭教授还提出了一些预防NSSI的实操方法,如“手握冰块、打气球、自由书写、抱枕头哭、观念头等”即时性情绪处理方式,以及睡眠、运动、亲密行为、创造可控环境等长远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生活方式。随后,彭教授通过分享“路灯效应”,提醒心理教师不仅要在亮处找答案,也要关注背后鲜为人知的方面。心理工作要从最关键处入手。
专题讲座结束后,彭教授为皇岗创新实验学校罗老师提供的NSSI个案进行督导。彭教授引导在场教师根据“个案的主要心理问题”——“支持主要问题的依据有哪些”——“导致个案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咨询师如何辅导这名个案”的思考框架进行个案分析。彭教授强调,个案可能同时面临多个问题,这时候需要咨询师判断来访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因为每个人对个案的理解不同,工作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而思考的框架是环环相扣的,要先抓重点来处理。彭教授的梳理和剖析,为在场的心理老师们带来了新思路新启发,明晰了个案分析的思考模式。
本次培训不仅为我区心理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还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讲座结束后,在场老师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将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心得体会:
福田区福苑小学夏艺萍:如今已为人师的我再一次成为彭教授的学生,新的身份也让我有了新的思考。今天的讲座中,彭教授分享了许多他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杀领域中的诸多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其中最为触动我的是彭教授在养育自己孩子时的“松弛感”。工作中我接触到了许多紧张的家长,或无法接受孩子的普通,或不允许孩子放松,或不喜欢孩子有自己的秘密等等。如此方方面面的高压,容易让孩子们喘不过气来,长此以往孩子们就容易出现NSSI行为。正如彭教授在讲座中分享的,NSSI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情绪表达方式,只不过是消极的。孩子们是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才会选择自我惩罚来发泄情绪。可见,我们的教育需要一些“松弛感”,我们应该允许孩子们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福田区新沙小学张璨:周五,我有幸现场聆听了一天彭教授的讲座,觉得意犹未尽,收获颇丰。彭教授结合了自身养育经历以及相关案例分析为我们讲述了他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理解。他让我们认识到,自伤是一种有效但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主要源于无意义感和快感缺失。因此,要想控制、减少自伤行为,需要让孩子真实感到“被需要”,合理降低预期,提供良好的正向支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情绪像隧道,唯一出路就是接着往前走。”在实际工作中,我常常遇到情绪失控的孩子,和为孩子的情绪而焦虑的家长,彭教授的观点给了我新的思路。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去理解孩子,对于孩子遇到的困难,不要急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本身(ta的情绪,以及背后的事件)。
福田区梅山小学孙晓莹:彭教授的讲座让我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了新的认识。该行为本身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是用来抵消学生情绪的煎熬。自伤行为的核心症状可以概括为无意义感和快感缺失。对孩子来讲更重要的是存在意义,要让孩子感觉到“被需要”。接着,彭教授还介绍了几种让孩子感觉到被需要的方法,都非常实用。自伤行为是一种成瘾行为,也是一种保命方式,与之对应的,可以通过降低预期、建立良好的正向支持或者药物的方式来做出改变。彭教授更指出自伤行为预防是很关键的,可以睡眠、运动、宠物、可控的环境、远离不可控等等。学习情绪管理一定得到情绪里才能学会,要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处理和表达情绪。
福田区景龙小学徐尔森:通过本次培训,对非自杀性自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彭教授用生动的案例、幽默的语言让这场培训变得更加有趣,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到专业的知识技能。本次培训从认识非自杀性自伤、非自杀性自伤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机制、非自杀性自伤的干预、个案分析四个方面开展。在工作中也曾遇到过这一类的学生,此次培训让我也反思了以往的处理方式和明确了今后的干预方向。本次培训让心理老师们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持。心理危机需要全体成员的参与,我们都将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不断迎接挑战。
福田区华新小学谢琅:彭子文教授从多学科各角度分析了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成因及干预方式。这次的课程让我更加了解到当学生产生自伤行为时内心的困境,培训虽仅有一天的时间,但收获良多。我们需要以合适的方式来看待学生的自伤行为,本质上来讲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一种情绪表达或情绪宣泄方式,尽管这样的情绪调节手段是消极的,但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学生因为缺乏积极有效地情绪宣泄途径,不可避免地会采取此类消极手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与家庭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及不稳定的环境有关,包括父母虐待、情感忽视、过分控制或家庭结构不完整等。这些学生往往难以感受到自身存在感和被真实地需要的感受,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快感缺失。当家长或老师发现学生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时,往往会如临大敌,下意识思考该学生是不是存在“精神病”。部分家长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担忧,但又难以接纳学生心理真实状况,在发现学生存在此类行为时,选择给学生简单施压,要求学生不要再这样做。但往往学生因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感到内心更加孤独。这样状态下,学生不仅没有习得合适的宣泄情绪方式,无法改善使用自伤行为让自己感受好一点的现状,反而在情绪得到宣泄后更加矛盾与自责,如此造成恶性循环。作为学校心理老师,我们在与学生沟通中,需要看到学生真实情绪并与学生探讨合适的情绪宣泄方式,而更重要的工作或许是在和家长的沟通中,需要引导家长看到学生行为积极的一面,促进家长对学生的理解,改善家长和学生相处模式,家校形成联盟,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稳定且具有支持性的环境。
撰稿人:吴爱然、喻妍、杨楠、叶钰侨、谢琅 张璨 徐尔森 孙晓莹 夏艺萍
编辑:林涛
摄影:李小龙
审核:刘曼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