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伴   风雅自来
——天水市新华门小学“世界读书日”
系列活动

阅读 3431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为了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全体师生的阅读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更好地传承华夏文明,天水市新华门小学举行了主题为“与书为伴,风雅自来”系列读书活动。

教师篇

书香校园,师者先行

      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蓄力方可行远道,书香才能溢芳华。为了促进教师更积极地读书,我们组织老师自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进行个人分享。这些书籍涵盖了文学、历史、科普等多个领域,旨在拓宽老师的知识面,培养老师们的阅读习惯。    

      何婉华老师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第七天》。她说,余华笔下的《第七天》依然延续了《活着》和《文城》的情感基调,以一种苦难的叙事方式,启程阅读。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杨飞的人在死后七天的经历。当杨飞的魂魄飘荡于生死两界时,底层人物的悲哀也如水中的倒影一样被照出来。所以,读这本书,也就是带领读者对描绘百态的真实人生的解读。因为书中的一幕幕那么真实地在我们身边发生过,所以很容易引发相同社会现状和时代背景下芸芸大众的共鸣。但这本书也能唤醒人们的生存欲望,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是人世间已经没有人记得你。所以,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这不禁让人思考生与死的意义,激励我们更好地活出人生。最后,她引用了书中的一段话和我们共勉——“当你眼前阴霾时不妨抬头看天,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

      王晶老师分享了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不是世外桃源,但是十分美好。我们都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时代的变化、贫富的差距、地域的不同,认知的差距等等。这些差异让我们困惑、迷茫、焦虑、不安,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何俊梅老师为大家推荐的书是《一百条裙子》。故事有遗憾的错过,也有幸运的遇见,有感动的画面,也有愤懑的瞬间,有勇敢真诚的友谊,也有虚伪懦弱的迎合,我们常常因为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语言而忽略她的内心,如果你能耐心读完一百条裙子的故事,你就会发现再没有比保护好一颗善良的童心更重要的事了。

      王秀红老师分享的作品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心美,一切皆美》,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佛学散文,更是一部生活的哲学课。在现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被各种琐事所困扰,而林清玄正是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找回内心的平静与美好。“心美,一切皆美。”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当我们的内心充满美好时,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会变得美好。反之,如果内心充满阴暗,那么整个世界也会变得灰暗无光。正如苏轼与佛印的故事所揭示的那样,心中有佛,看到的自然都是佛。这其实也是现代流行语“心态决定一切”的最好诠释。读这本书,仿佛就是在读一种人生。林清玄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他告诉我们,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洪流中保持自我,不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所左右。而当我们真正做到了心美,那么身边的一切也都会变得美好。风,不再是简单的风,而是带着清香、带着温度的风;雨,不再是简单的雨,而是洗涤心灵、滋润万物的雨。这是因为,当我们的内心充满美好时,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会变得美好。我们会看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爱。因此,保持一颗美好的心,是我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世界的关键。

      王慧霞老师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苏东坡传》。在序言里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散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她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东坡先生入世时的激进,出世时的豁达精神都影响着后世的人。他总能在卑微的处境里,让生命绽放出自由、坚强的小花。愿我们少一些焦虑和烦恼,多一点快乐,多一份东坡先生的豁达。

      王征老师分享了《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所写的心灵随笔集,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将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娓娓道来。

      人生就像花朵一样,慢慢绽放,慢慢凋零。从绽放到凋零,这其中的每一天都应该被好好对待。曾经我以为强大的人一定要一颗坚硬的心,看过这本书才知道真正强大的人的心是多么柔软。柔软到看到蝼蚁的不幸死去也会升起怜悯之心,也会默默落泪。绝不是多愁善感的眼泪,而是看透本质的慈悲。心若向阳,无谓悲伤;轻安喜乐,次第花开。愿我们都能洒脱,学会为自己而活!

      石丽娟老师分享《人生就是要过成自己舒服的样子》:作为一位以创作漫画而著名的作家,丰子恺具有着天真、纯净的一面,因此他的散文也同样是能够给人以极具温暖、治愈力量的,他的散文最常被提到的评价就是恬淡率真、意味隽永。而这样的散文当然也是值得我们不断阅读,并不断的感受着作者文字的魅力以及文字背后作者人生的感悟。


      魏仕凤老师推荐的书是《中国传统色》。2022年的春晚《只此青绿》以舞蹈的形式,再现了传世名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看惯了黑白山水画,这幅画给人以色彩美学的享受。2023年春晚赵丽颖的一曲《满庭芳.国色》,欧碧、西子、东方既白……我被歌曲中出现的一连串好听的中国传统色名字吸引,怀着好奇心去了解这首歌创作背后的故事,春晚导演组的老师看到了郭浩老师的《中国传统色》这本书,以此为灵感创作了《满庭芳.国色》,原来竟是先有这本书后有节目,很想知道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色的故事,于是果断买了郭浩老师编撰的两本关于中国传统色的书籍。

       中国传统色取自植物、矿物、鸟兽虫鱼、山川日月、诗词、织染、天地万物。依据对自然更替的感受以24节气、72物候,划分出了384种中国色。中国色是对天地的感悟,是一首诗,一段故事,一段历史。

      此次读书分享活动,进一步点燃了我校教师读书的热情。日渐长,风正暖,在每一个氤氲着浓浓书香的日子里,大家都能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享受读书的乐趣,做一个快乐的读书者。

     汪校长对此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


学生篇

爱阅读  沐书香

      书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当我们把它种在孩子的心里,用心去浇灌,小小的种子就会爆发出勃勃生机,长成参天大树。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的窗,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门,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

      教研组结合各年段的阅读内容,安排内容为:一二年级:亲子阅读、诵读童谣、“悦”读童话世界;三四年级:创意书签设计、寓言故事会、科普读物推荐会;五六年级:读书日海报设计、名著思维导图构建、名著分享会。 各班结合自身班级特点选择一本或几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通过制作书签、读书笔记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

      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通过分享,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见解,激发了自己的思考,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视野。

       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一本书,一个世界;一个故事,一段旅程;阅读是伴随孩子们终身的力量,愿孩子行走在漫漫书香路。

       我们一直倡导父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阅读,是美好的遇见。从古至今,读书一直是人们修养自身、增长见识、浸润心灵的有效途径,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都在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阅读润师生,书香满校园。阅读课,师生共读一本书;利用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在教室图书角随手抽取一本书,置身于中外名著丛书中;休息时间,孩子们纷纷赶往校园最美阅读空间——楼梯间阅读角,遨游书海……

      此次世界日活动,旨在激发全校师生的阅读热情,培养阅读习惯,享受阅读乐趣。

教师图片提供:张徽红老师

学生图片提供:各年级语文教师

编辑:王 群

审核:语文教研组

阅读 34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