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碰撞和摩擦。面对“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情形,家长的做法对于引导孩子学会处理问题、习得社交技巧有重要影响。当孩子与他人产生矛盾时,家长应避免哪些行为?有哪些小妙招可以帮助家长妥善处理孩子间的磕磕碰碰?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面对孩子之间的矛盾,
家长要避免这四类表现
一是保守型。过度信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孩子用妥协、退让的方式解决与他人的矛盾;当着对方家长打骂自己的孩子,以显示自身家教严格、“不徇私情”。
二是冲动型。一味强调让孩子“打回去”,甚至亲自出手教训对方孩子,有时将孩子之间的一般性矛盾升级到家长之间的激烈冲突;发现孩子在外被人欺负,不仅不加安慰,甚至还责罚打骂,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三是粗略型。简单化处理问题,仅仅把缠斗的孩子拉开,不会进一步了解矛盾原因,也没有跟上思想工作;用成人的标尺去度量孩子的世界,缺乏对孩子的共情。
四是焦虑型。有的家长很纠结,当孩子和他人闹矛盾时,想让孩子退让,又怕他受委屈;想让孩子反击,又怕把事闹大。
准确把握四个辩证关系
一是既不能过于轻视,又不能大惊小怪。当前校园欺凌、 未成年人犯罪等事件仍层出不穷, 孩子入学后,家长更要对此类问题引起重视。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家长太过敏感,发现孩子与别人发生小摩擦就大惊小怪,会让孩子变得胆小,缺少正常人际交往的勇气。
二是既不能过分干涉,又不能袖手旁观。家长如果凡事都为孩子出头,就会使孩子失去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如果一发生矛盾就去找对方孩子、找家长、找学校,也会让别人忌惮与自己孩子交往,不利于他的人际关系。但有些情况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或不是孩子个人能够处理的,家长就必须果断出手。
三是既不能放之任之,又不能限制交往。因孩子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家长有必要帮孩子选择交际圈来规避矛盾和伤害,比如让孩子远离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的圈子。但家长同时要认识到,孩子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只要处理得当,矛盾很快会化解;如果为了回避矛盾把孩子“圈养”起来,他终究长不大,未来也难经得起风雨。
四是既不能依靠暴力,又不能一味退让。当孩子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时,会逐渐变得遇事不爱思考、喜欢意气用事。要让孩子知道,以暴制暴往往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但也要明白,退让不能解决所有矛盾,对孩子来讲,反抗欺侮的勇气和对抗暴力的能力就是自己最有力的“拳头”。
用好这四条应对妙计
第一计,“以静制动”,把化解矛盾的机会先留给孩子。当孩子与他人发生摩擦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观察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在事后对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价和纠正,同时预判眼前情况是否可控,必要时及时上前处理。处理过程中家长要注意控制情绪,大声呵斥甚至大打出手只会让孩子觉得事情很严重,内心产生压力甚至仇恨。当孩子受到委屈,家长要注意抚平其情绪,表示理解和关心,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对家长的信任感。
第二计,“远交近攻”,从内部外围多方入手解决问题。一方面,家长要善于倾听,不要妄下结论,一者弄清事实真相, 二者让孩子宣泄情绪,三者与孩子顺畅沟通,待其情绪平复,再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使孩子明辨是非、收获成长。另一方面, 如果孩子多次与同一对象发生冲突,或者在校总是与他人发生矛盾,甚至情绪低落、逃避交际,家长就要及时找对方家长和老师沟通,合力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第三计,“放虎归山”,将孩子大胆放归属于他的天地。陶行知先生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孩子间的矛盾大多很快会烟消云散,往往前一秒闹过下一秒和好。家长首先要做到宽容,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主动交往。当孩子与他人打成一片时,会逐渐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而且当朋友多了之后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也会多一层保护。
第四计,“对症下药”,不同特点、不同阶段分类施策。有的孩子天生好斗,家长就要把他往“绵羊”的方向培养,引导其宽容谦让,并加以约束。有的孩子天生怯懦,经常被人“当软柿子捏”,家长就要把他往“老虎”的方向培养,让他强身健体,砥砺胆气,敢于在欺侮面前大声说“不”。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家长要着重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并为他立规矩;上学后要逐渐提升其道德法纪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未来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转自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原文刊于《人民教育》202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