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你要活出怎样的人生》对比《千与千寻》浅析

修仔
创建于04-23
阅读 5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龙猫》的故事有点像是,一列火车从极远方飞驰而来,从远远的一点慢慢变成了一条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后变成一列立体的火车从你身边驶过,然后又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直到消失在远方,你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要往哪里去,但你感受着它带来的有节律的轰鸣与伴随的清风,很舒服。它给你描绘了一个画面,陪伴了你一小会,没有开始也内有终结,你只需静静地做个旁观者。


        《千寻》的故事更像是,在漆黑的空间中你眼前突然亮起一团火星,像仙女棒燃烧一样滋滋闪着火光,然后这团火星在这个漆黑的空间中,沿着一道轨迹向远处蔓延,速度渐长,像一条受惊的灵蛇,你的眼光随着它不安分地在这个漆黑的空间里四处跃动,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直到这股生命力慢慢安静下来,你可以看到它最后缓缓地向你奔赴而来,火光也渐暗,直到最后一刻它又来到了你的眼前,消失不见。它是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你要代入,你要参与,你知道无论中间怎样变动,最后它一定是一个闭环。


        从叙事结构的角度上看,《活出怎样的人生》跟《龙猫》一样,都是从搬家到乡里开头,由简单的日常生活入手,穿插校园生活,民间的传说,虚虚实实结合,故事的高潮也是找妈妈的故事,《想过怎样的人生》简直就是翻版。


        但从故事内核看,《想过怎样的人生》跟《千寻》更一致,是在异世界历险叠加主人公成长的故事,并且这两部作品都荣膺奥斯卡。所以还是拿《千寻》来跟《想过怎样的人生》来对比分析。


        从个人的角度上看,《千寻》毫无疑问是宫崎骏璀璨星河中的明星,主人公、配角、反派、剧情、内核、画风各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活出…》当然也是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作品,但是你说要跟《千寻》比,如果说《千寻》是95分的作品的话,我感觉《你要活出…》大概只能是78分的作品。配乐不懂暂时没有花时间研究,按下不表。我不知道这部为什么也要获得奥斯卡,是带点其他的意味吗,还是今年在座的都不能打。当然现在大家都开始不媚外了。


        首先我们来说主人公,千寻是一个一开始有点弱气的小女生,但是她很善良,并且也很坚韧,善良让她在路上得到河神,锅炉爷爷,白龙,无脸男,钱婆婆等的帮助,坚韧让她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去冒险,去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长。


        反观真人这边,要强,警戒心强,面对女仆人的示好,刻意疏远;面对后妈的亲近,刻意疏远;跟同学打架打输了,自己砸破自己脑袋;不听大人劝,硬要跑废宅。这么臭屁的小男生,除了身上一点勇气的闪光之外,实在让人很难喜欢得起来。

其次是主题,《千寻》讲的是小朋友/个人/女性成长的主题,受众广,更普世,大家更容易共情一些,《活出…》说的是对亡母的思念,对继母的身份认同,更小众,大家共情起来门槛更高一些,对叙事,节奏,剧情有更高的要求。


        再次是故事剧情,《千寻》一开始就是有一条完整的脉络的,即救父母,在影片起始的几分钟就点明了,后续就围绕救父母的起承转合展开,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线,各部分的分配比例是比较恰当的,起承转合也比较自然,有与无脸男的冲突,有与汤婆婆的冲突,有救白龙的支线做驱动,故事推进也比较紧凑合理,是个非常优秀的故事。


        而《活出…》在故事剧情这一块,显然处理得比《千寻》差很多,首先影片进展到接近中段,观众才知道,“哦,你要去废宅救你后妈”,前面太慢了,后面又太快,中段之后情节一个接一个,信息密集,转场密集,让人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像在散步途中突然就上了田径赛场,还没开始热身就被推着全速跑了4、50分钟。


        然后全片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派的,也不是说影片就一定要有反派,但是你有冲突的话,可以更好地推进剧情吧,全片最大的冲突应该是生母与继母的冲突,但是没有,这个核心冲突一点展现的形式都没有。没有“转”,直接平铺直叙到“合”,给观众造成的感觉就是“我知道你在讲故事,嗯,嗯,嗯…呼噜呼噜…呼噜呼噜…”


        第四就是画面的风格有点不太融洽,《千寻》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一个背景下的故事框架,从父母变猪之后的路人甲,油屋的服务员,顾客,配角,建筑,风景都是比较融洽的,观众知道你们是一伙的。


        但是《活出…》就有一些比较让人出戏的地方,比如老宅的几个仆人婆婆,跟其他的仆人、员工等等都有比较大的反差;火女的造型跟居住的地方都是比较欧式/西式的风格,把他们放在一个以日本可能4.50年代做背景的故事里,而且就出现一小会,感觉就有那么一点点突兀;最让人想吐槽的,肯定是大鹦鹉这种整块整块很鲜明的配色甩在屏幕上,大比例地占据屏幕,跟背景极度违和,也给人一种很不舒适的感受。


        最后讲一下《活出…》最大的问题—贪心!

故事框架上的贪心。就是想把《龙猫》《千寻》的故事框架融合到一起去,不知道是出于1+1>2的设想,还是对剧情内容不充实的担忧,前半段就是《龙猫》,舒缓交代故事背景,占用了将近2/5的时间;后半段就是《千寻》,想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把整个历险塞到3/5的时间里。


        《千寻》交代背景是用了一个在日本耳熟能详的传说—“神隐”(小朋友突然不见了),这个传说很简单,其他文化圈也都有,所以观众接受起来非常简单,一笔带过,几分钟就交代完背景,很快就能进入故事了。而《活出…》用的背景故事是影片里新造出来的传说,引出这个传说就花了近10分钟,进入故事又花了10来分钟。


        人物设置上的贪心。《千寻》就4个主要人物,千寻、白龙、无脸男、汤/钱婆婆,4个人物分装到2个小时时长的电影里,有足够的时长去交代他们的背景,刻画他们的人物形象,其他的配角、路人甲也基本为服务故事而设立,或者像小煤球这种直接就一笔带过,并没有很突兀。


        《活出…》实际上核心的人物,只要真人、火女(亡母)、继母、苍鹭,也是4个,但是前半段还把父亲、后半段把二舅公拉进来了,父亲占用了大量的笔墨,却在剧情上没有任何作用,完全可以把他弱化处理,1、2句台词,以真人的视角让父亲露半张脸就够了。


        中间还要校友、工厂员工、墓主、鹈鹕、小白球这种对剧情推动并没有太大帮助的人物,也花了一些笔墨去描写。


        故事的核心是真人、亡母、继母,如何处理好这个三角关系才应该是整个故事的核心看点,可惜笔墨太少了,近乎没有,只有前半段真人跟继母的关系,这里还有点笔墨,后半段真人跟母亲的关系,也花点笔墨,但是这两种关系(真人-亡母、真人-继母)的前后转变,在电影里是一笔带过的。甚至最最重要的,“亡母-继母”的关系,电影里是一点都没有提及的,当然这个是个非常难的点,只能说宫崎骏是大师,大家的期待还是比较高的,但这段关系没处理好。


        主题上的贪心。像《龙猫》只讲童年,《千寻》只讲成长,《风之谷》讲人与自然,《活出…》讲了关系的更迭,还穿插了一些反战的内容,不是说主题不好,但你在故事没有处理好的时候,硬加其他主题进去,就会稍显突兀。A5牛排做好了,撒点金箔,哇好高级;牛排都烧焦了,你硬撒点金箔,有没有必要。


        技法上的贪心。《千寻》里面也有一些隐喻,比如忘了名字,比如河神脏了,比如不要回头,比如最大的隐喻无脸男,他有,但不多,而且大多是约定俗成的隐喻,也不太艰深晦涩。


        《活出…》的隐喻太多了,而且大部分是影片里前后呼应的隐喻,比方说前面妈妈被烧死了,后面火女就是妈妈;前面二舅公传说,后面二舅公就是废宅的造物主;妈妈死了,废宅也死过人,所以探险的是亡者往生的地方;再夹杂着苍鹭\鹈鹕\鹦鹉说话、老仆人变成年轻姑娘等等,处处都在提醒观众,这里是虚构的,这里是想像的。


        综上,《活出…》对比《千寻》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老爷子耕耘数十年,希望还能再给我们惊喜。

阅读 5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