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上7:30,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在龙城中学召开全县教体系统传统文化教研员座谈会,会议旨在交流各校在传统文化教学与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成果,探讨下步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提高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济宁市传统文化兼职教研员乔海坤指出传统文化的开展要做到校内校外融合。校内横向: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体化育人,校内纵向: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校外家校社网一体化育人,校内外逐步构建起“十大育人”体系(管理、课程、教科研、实践、组织、服务、文化、网络、心理和资助育人),逐步扭转“重智、疏德、弱体、抑美、缺劳”的教育现状。
济宁市传统文化兼职教研员曹玉春给大家做头脑风暴:传统文化的实施技术不难,难在教师观念的转变上。结合传统文化和美术学科相融合的经验,明确了传统文化融入各个领域的思路:一是挖掘泗水特色传统文化,确定相融合的主题;二是广泛搜集和主题相关的资料,提取关键词;三是提炼思想,关键词升华到人物品格;四是指向文化打造,形成育人理念和办学理念。落脚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各镇街学区和县直学校的初中、小学传统文化教研员(负责人)围绕着“如何挖掘传统文化”和“怎样表现传统文化”两个维度交流了各校在传统文化教学与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成果。
在“如何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方面,一致认为:一是找准学科知识和传统文化的链接点,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十二属相、节气歌、传统节日的古诗词、表现地方风俗文化特色的课文等;二是积极开发当地的特色资源,例如“桃文化”“楹联文化”“土陶文化”“红色文化”“仲子文化”等。
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措施主要包括“环境浸润、阵地建设、社团拓展、学科提升、活动跟实”等形式。开展的活动有:一是画出来,即用手抄报的形式描绘一系列的传统节日;二是写出来,包括书法和习作,挖掘毛笔书法的文化内涵,于穿插避让间浸润做人的道理,用一纸一笔来传承传统文化的内涵;三是讲出来,即讲述优秀传统故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四是演出来,把优秀传统故事排练成课本剧、腰鼓表演等;五是做出来,包括版画、扎染、剪纸、陶艺、团扇等。
泗水县传统文化教研员单继荣做了“学科教学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总结点评,她要求,一要立足实际,深入挖掘,就如何“找重点、挖深度”,找到恰当的融合点,从思想上、内容上、形式上挖深、挖透,做出科学教学独特的亮点;二要做好结合,贯穿教学,让课堂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三要注重挖掘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更重要的是文化熏陶。
本次座谈会,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升了相关人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参加座谈会人员有济宁市传统文化兼职教研员乔海坤、曹玉春,县教研中心传统文化教研员单继荣,各镇街学区教研室主任、传统文化教研员,县直初中、小学传统文化教研员(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