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百日咳是一种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古老传染病”,可是最近新闻上不断被重新提及,我们从一开始的疑惑、讨论,直至你的身边或许也有人被诊断为百日咳……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3100cd83a6d46b487e0dd178e20c4c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2d3bffb268c438d89582ebd5f83f79a.png)
“医生,孩子咳咳咳,停不下来”“医生,孩子咳的厉害,眼泪水都出来了”“医生,孩子咳的脸红,脸上都有出血点了”“医生,我们家孩子咳的眼睛都出血了”……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2c302ef9dd04d5aab4e3d014017309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2459ef807589445c9ab6518a5461a4aa.png)
经查询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百日咳的数据如下,近几个月其发病数、死亡数明显上升。
“咳嗽要咳一百天?”“一百天后会怎么样?”第一次接触到百日咳的朋友,往往都有这样的疑问。早在7世纪,隋代医家巢元方就曾记录“咳嗽百日”的疾病,可能就是指百日咳。到了17世纪,这种疾病被命名为“pertussis”,名字源自拉丁语,意思是“剧烈咳嗽”。
这些名称体现了2个关键临床特征——咳嗽剧烈、咳嗽持续时间长。
此外,百日咳还是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这种革兰阴性球杆菌仅感染人类,暴露后的潜伏期为1-3周,通常7-10日。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飞沫传播(咳嗽),也可经由密切接触传播。
在没有百日咳疫苗前,可以说百日咳是一种毁灭性疾病,婴儿死亡率较高。在人群普遍接种百日咳疫苗后,感染发病率急剧下降,但与疫苗接种前的年代一样,每2-5年仍会发生一次周期性流行。
可以说,百日咳目前已经来势汹汹,不容忽视。那么百日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传染病,该怎么应对?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
一、什么是百日咳杆菌?
百日咳是乙类传染病,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氏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深长的鸡鸣样回声,病程可绵延数月,故称百日咳。我国每 2-5 年左右就有一次流行,儿童、婴儿感染容易引起重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aeb2f7420724fe6983d6d9711aa1c3e.png)
二、如何流行传播呢?
(一)传染源
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发病年龄高峰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青少年及成年人成为婴儿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aeb2f7420724fe6983d6d9711aa1c3e.png)
三、为什么百日咳会流行呢?
(一)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
(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aeb2f7420724fe6983d6d9711aa1c3e.png)
四、百日咳如何诊断?
一般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程和检查结果去判断,在咳嗽症状不典型的情况下,医生会通过检查结果进一步判断是否是百日咳。比如:先看血常规,百日咳病例的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升高。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aeb2f7420724fe6983d6d9711aa1c3e.png)
五、感染后的表现如何呢?
潜伏期5~21天,一般为7~14天。分为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同时要关注并发症。
(一)卡他期。
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周。
(二)痉咳期。
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痉咳次数随病情发展而增多。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可致舌系带溃疡,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衄,重者颅内出血。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此期一般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
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2~3周。
(三)恢复期。
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四)并发症。
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以肺炎最常见,亦可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和脑病等。
1.肺炎
可原发于百日咳,也可继发于其他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2.肺动脉高压
可见于少数患儿,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3.百日咳脑病
主要发生于痉咳期,可表现为惊厥、抽搐、高热、昏迷等。恢复后可能会遗留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aeb2f7420724fe6983d6d9711aa1c3e.png)
六、如何预防百日咳?
1、接种含百日咳成份的疫苗。目前我国预防百日咳的疫苗都是联合疫苗,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联疫苗、四联疫苗和五联疫苗。那具体预防哪些疾病、什么时间打呢?请看下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aeb2f7420724fe6983d6d9711aa1c3e.png)
完成全程接种后会产生有效的保护,但也不能百分之百地避免感染,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效果可能逐渐减弱,这也是最近百日咳卷土重来的原因之一,但接种疫苗可以减轻病情、降低病死率。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等遮住口鼻,适时开窗通风;出入医院、地铁等公共场所尽量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鼻或口。
七、怀疑得了百日咳怎么办?
1、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在确诊前,应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特别是避免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接触。如果被诊断为百日咳,应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菌治疗,呼吸道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开始咳嗽后的21天。
2、居室消毒、开窗通风。百日咳鲍特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 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干燥3~5小时可灭活,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因此,可用一般消毒剂擦拭被患者污染的物体表面,对衣物、正常物品煮沸处理即可,并在消毒完成后开窗通风。
3、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一旦出现类似百日咳的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传染给更多的人。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aeb2f7420724fe6983d6d9711aa1c3e.png)
密切接触者、高风险人群可考虑用药预防。
百日咳属于乙类传染病,根据指南需按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隔离,隔离至少持续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的患者,隔离期则到痉咳后21天。
乙类传染病(来源:chinacdc.cn)
另外,对于已确诊的患者的家人、密切接触者,以及发展为重症风险较高或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暴露者,建议给予暴露后抗菌药物预防,药物选择、剂量、疗程与治疗相同。(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符合以下任一条,即为密切接触者:
- 居住在同一家庭
- 与有症状患者约1米内的面对面接触
- 与有症状患者的呼吸道、口腔或鼻分泌物有直接接触
- 与有症状患者在同一密闭空间近距离接触≥1小时
发展为重症风险较高或者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是:
- <1岁婴儿(尤其是<4月龄的小婴儿)
- 孕妇
- 免疫缺陷者
- 有基础病者(如慢性肺疾病)
- 接触婴儿的人
咨询电话: 87154702
搞件来源:周至县中医医院儿科
审稿人: 杜新苗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