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要

缘图探道
创建于04-22
阅读 27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宁城县初中地理专题1“地理位置”大概念单元复习课展示及研讨交流会议纪实

      为落实4.11全县初中地理复习备考会议工作安排,八年级地理分八个专题进行大概念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并组织推进工作会议。4.22日,全县46名地理教师在向阳中学参加专题1“地理位置”单元复习课。教师以观察员身份参与学生学习观察,八个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分享,会后经过电话访谈,教师收获很多。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给人更多期待。

      一、课堂教学展示:大情境·大探究

      上午一、二节课,参会教师观摩了王琳涵、梁晓波两位教师专题复习展示课,两节课体现以下特点:

      1.设计情境  两节课,均设计了新颖的教学情境,王琳涵老师设计“缤纷夏日,畅游长江流域”为主题的教学情境——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多样,元亨旅行团在盛夏推出“缤纷夏日 畅游长江流域,品成渝经济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特色”的研学项目,了解研学方案后,向阳中学的小宇和好友参加了本次研学活动。梁晓波老师设计了“新疆好地方,内陆养‘海鲜’”为主题的教学情境—2023年远离海洋的我国新疆“陆养海鲜”登上热搜。”

      2.任务驱动  根据情境,两节课均以任务驱动课堂教学,第一课时,围绕畅游长江流域,王老师设计了五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描述研学地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2)结合图1,若成渝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可能导致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哪些改变?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什么影响?(3)图3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乡风光图,请结合图2分析当地民居的建筑特点与气候的关系。(4)请根据图1和图2,分析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5)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结合图1以及图7,简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第二课时,围绕西北海鲜,梁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探究一:描述新疆海鲜养殖区的分布特征,并说出其用水来源。探究二:分析远离海洋的新疆尼勒克县三文鱼产量较高的原因。探究三:说明新疆“海鲜”出疆多采用航空运输的原因,请你为新疆地区销售海鲜献计献策。

      3.探究分享  学生基于情境,带着问题阅读地图及相关资料,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我的焦点学生是一位叫“琦琦”的男孩子,他在学习单上书写答案。如在解决问题(1)描述长江三角洲位置时这样写道“长江三角洲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东临黄海、东海,位于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被称为鱼米之乡。”琦琦对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描述不够全面,经过与同组交流、全班分享后,他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维度完善了答案。

      4.依规评价  学生经过小组交流完善了答案,但对自己的答案究竟能够得几分,属于哪个档次,并不清晰。两节课,均设计了与问题答案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即评价量规,从优秀、良好和合格三个档次设计评价量规。这样学生就能够明确自己处于哪个档次,也为自己规范答案提供了依据。

      二、教学设计展示:大概念·大单元

      课堂教学展示之后,金令老师展示了以地理位置影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为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金老师从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大概念、制定教学目标指向大概念、转化核心问题思考大概念、设计评价量规检验大概念四部分汇报了大单元教学设计。

      三、教学研讨交流:大讨论·大共识

      在研讨环节,8个学习小组展开充分交流,他们以多种方式呈现研讨结果。经研讨后,教师达成以下共识:

      1.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向阳中学王琳涵老师在分享时指出,地理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从记中学走向探中学,走向概念为本的单元教学。课间我与琦琦聊了一会,问他对适应性试题有什么看法,他说那天是“大蒙”,今天见了这些试题是“小蒙”。琦琦没有离开“蒙”,说明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以素养为主的测试,看来,转型课堂,提高学生地理关键能力,是当下课堂教学重任。

      2.培养地理学科能力  地理位置单元,承载着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位置的能力、地理位置对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影响的分析能力。王琳涵设计了学生描述亚洲位置、继而让学生描述东亚位置、学生从东亚中找到中国并描述中国位置,再让学生从中国中找到长三角并描述长三角位置。学生掌握了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经过练习,形成技能。学生学会了描述位置,分析了位置如何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3.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成为学生学习、应试的前提。在地理适应性测试中,很多学生读题并不知道题干意思,把握不准测试要求,导致答题没有目的,虽然写得很满,但答非所问,致使学生成绩不理想。老师们一致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形成于语文教学,但地理学科也应做好学科指导。

      4.关注地理学习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学习好地理,必须给予其工具,也就是地理思维工具。围绕如何描述地理位置,老师们展开深入交流,一是明确描述位置的维度,二是关注尺度。三中地理组老师提出“大中找小,层层呈现更直观;由小到大,层层深入更具体”的尺度转换方法。老师们还认为,为了更好区分不同尺度层级,选用不同颜色笔进行圈划范围。通过研讨,建构围绕核心概念构建“概念图”,给学生地理思维工具,给学生一把应对真实情境问题的钥匙。

      宁城向阳中学地理教师团队经过探讨,迈出了从事实知识教学走向概念为本的地理专题复习,为接下来的大概念单元教学奠定基础。只要上路,必有风景。

阅读 27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