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音之光  探乐前行

瑞儿🌸
创建于04-22
阅读 10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风得意马蹄疾,音乐教研花正开。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音乐教师教学水平不断进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24年4月18日,李敏工作室在龙岭学校举办了一次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分为听课、评课两个环节进行。

        此次教研课由两位老师——周芳和何海青分享,他们分别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小学三年级音乐课《木瓜恰恰恰》和初中七年级音乐课《黄河船夫曲》。

      《木瓜恰恰恰》,这是一首以叫卖为题材的印度尼西亚民歌,具有浓厚的印尼风情。歌曲通过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旋律,生动地描绘了印度尼西亚农民展现了民间风俗歌曲的特点。周老师丰富有趣的课堂不仅教会了孩子们美妙的旋律,还能感受到印度尼西亚文化的独特魅力。      

      课堂伊始,周老师便巧妙地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水果市场情境中。孩子们仿佛变成了小商贩,争相挑战如何更有创意地叫卖水果。一时间,教室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稚嫩的叫卖声。随着教学的深入,周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这首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民歌《木瓜恰恰恰》。通过聆听、律动和演唱等多种方式,孩子们逐渐感受到了歌曲欢快的旋律和富有特色的切分节奏。周老师还特地准备了小乐器教学道具,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著名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作为一首劳动号子,以其质朴的语言、粗犷的声调、高亢浪漫的激情,唱出了陕北人民对于黄河的深深热爱,展现了陕北人民在恶劣生活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它不仅是中国民歌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深耕小学音乐十多载的何海青老师,出于对本首歌曲的喜爱,首次尝试七年级音乐课。以她对这首歌曲的深度理解,呈现给我们一堂精彩的课堂。

        在导入环节中,何老师信手拈来地演绎了不同地域的民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欣赏,进而激发他们思考地理环境与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歌唱教学部分,何老师以激昂的鼓点引出《黄河船夫曲》的雄壮气势,与学生共同领略纯正的陕北民歌风格。课程接近尾声时,何老师向同学们寄语:我们通过学习民歌,不仅能够体验到美妙的艺术魅力,更能透过这些歌曲洞察历史上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黄河船夫曲》这首经典之作已流传一个世纪,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会被传承得更远、更久。

课程结束后,区教研员李博老师与李敏工作室的名师团队,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点评。深耕初中音乐教学的初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夏艳老师与龙岗区骨干教师孙希老师肯定了何老师的音乐素养。表示课堂亮点很多,教师的亲身范唱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很好的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情景,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歌的风格与魅力。李博老师和孙希老师特别表扬了703班孩子们,他们思维敏捷、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提取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极强。在课堂中能富有激情的演唱《黄河船夫曲》在初中生当中实属难得。专家们对本堂课也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她们认为导入能否直接教师边范唱边打鼓让学生体验陕北民歌特点会更好?教师提问时把“歌曲有何风格”改为“歌曲有何特点”也许更为合适。

区教研员李博老师、龙岗区骨干教师孙希老师对周芳老师的这节课也给予了肯定, 在教学方法上,周老师采用叫卖情景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会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舞蹈、打击乐器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魅力和乐趣。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教学效果方面,如果整堂课音频、视频贯穿其中,相辅相成,情景交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一些建议,如导入可以再丰富多样性一些,切分节奏是否可以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去解决这一节奏。


本次工作室教研活动,为一线老师打造了一个优秀的沟通与互动空间,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拓宽了教学创新的视野,进一步更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念,让老师们对今后的教学活动充满热情。

                                          编辑: 严瑞  王咏唱

                                          摄影:李小康

阅读 10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