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山东省初中美术特级教师工作坊威海群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在威海市高新区山大实验学校举行的威海市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
山东省初中美术特级教师工作坊威海群组主持人、威海市教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乔永辉老师精心组织了此次活动,旨在推进美术课程“学段衔接”,改变学段割裂的现状,在各学段之间搭建起知识的“引桥”,加强学段一体化的高效课堂研究,打造学段互通的育人新生态,实现教学优质资源共享。
美术教师要厘清思路,围绕核心素养,深耕课堂,扎实推进学段衔接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小、初、高三个学段一体化水墨单元教学的新路径和跨学段联合教研的新方式。活动中三个学段的教师一起走进课堂,观摩了七节学段衔接的水墨主题单元课,并进行了现场联合教研。
小学段《彩墨大单元》,通过“彩墨家园”、吉祥村“寻鸡启事”和“唱大戏”的情境和任务驱动,用问题串贯通体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评价任务中体会水墨意境,习得水墨技法,树立文化自信,塑造美好品格。
中学段《山水画大单元》,三位授课教师分别通过徐霞客的旅程、身边的昆嵛山以及自己登峰体验等情境,和学生一起在对比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笔墨技法,赏析山石云水的画法,感受画家的情怀。学生们沉浸在国画的意趣中扮演、共情、创作,每节课都能轻松绘就传神佳作,并从山水画的情景交融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中段老师以自己的游历,启迪学生感悟中国山水画中喷薄而出的情感。随后,以如何看、远观、近赏的意趣,为什么这样画及其要表达什么等关键问题驱动学生对《富春山居图》进行了细致的分层赏析,学生在掌握中国山水画相关知识点同时,也感受着画者的情怀,从而进一步地品味着中国山水画中的情景交融。
最后,美术学科名师、授课教师和参会教师代表也进行了研讨交流。联合教研环节研究氛围浓厚,充分体现小、初、高三个学段衔接的融合性,不仅有效推进学段衔接的落地,更为我市探索单元视域下水墨课思维模型的构建,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行者恒远,思者常新。本次教学研讨会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促进了教师们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深入理解和进一步实践,为我市美术教师立足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不断寻求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之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我们山东省初中美术特级教师工作坊威海群组全体成员今后的工作开展具有指导作用。
以情入境 激活创新的艺术思维
--威海市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培训学习体会
威海世昌中学 林治兰
4月16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沿着玉兰盛放、柳芽泛黄的科技路,我们山东省初中美术特级教师工作坊威海群组全体成员相携奔向沁着花香的山大实验学校,参加威海市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课以中国水墨为主题,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进行美术大单元教学与跨学段衔的探索。一天密集的七节课加专题培训,真的为我们呈上名副其实的课堂盛宴,每节课不仅是美味还有特色,上课的老师投入其中、参与的学生沉浸其中、听课的老师身临其中,听完每节课都让人有种意犹未尽之感,也引发了我对当下新课改背景下新模式美术课堂的一点思考。
本次活动由山大实验学校颜值与口才俱佳的刘萍老师主持,刘老师以富有诗意的开场白拉开会议序幕。随着新苑学校的王军红老师的大单元解读,开启了本次学习之旅。接着,来自威海市区的王军红、江海军、梁婷婷三位教师生动展示了小学《水墨家园》单元课;威海二中的田文涛老师轻松执教了高中学段的《寄情山水——富春山居图》后,下午李婧晗、孙玉娟和王燕三位老师联手完成了初中《中国山水画》大单元课。七位老师的执教风格各有千秋,但都是殊途同归——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加自主探究式课堂,她们不仅仅是环环相扣设计的,更是扎扎实实落实的。我感觉无论是从大单元的角度,还是从每节课的层面,都以与课堂相契合且富有逻辑性的主题情景串联起来,这些情景无痕融合在课的环节中,将孩子自然带到情景之中,不由自主跟随老师参与探究中。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艺术潜能得以恣意呈现,几乎每节课学生的回答与作业都很精彩,让人有一种错觉“上好美术课就是这么简单”。其实不然,一个合适的情景对课的呈现非常重要,对于整个单元来说更重要。在新课标背景下的美术课堂,我觉得相宜的情景设计,在大单元和课时设计中都是非常难的。研讨会上中学和小学这两个大单元设计的非常好,单元三个课题有大情景串联,每课时又有各自的课时情景,课时情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关联,紧紧围绕课标和学情开展,课时各环节相互之间既有并列也有递进的关系,执教老师精心设计的目标串、情景串、问题串将大单元活动、课时活动、环节活动有序链接成一个大的整体,全程下来感觉像观看了一个连续短剧、欣赏了一卷连环组画,真是意犹未尽又让人回味悠长。
从早上到傍晚的一天时间里,满满当当连上七节课,大家一点不觉得累,反而有种莫名的触动。在培训尾声的互动环节,各市区的教研员言简意赅对七节课加以点评,让我们对大单元情景教学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清晰。一线老师的真情实感的发言也点燃了与会教师参与研讨的热情,丰富了本次学习之旅的收获。
最后,由山东省初中美术特级教师工作坊威海群组主持人、威海市教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乔永辉老师做大会总结发言。乔老师结合这七位选手一路备课的蜕变和场上的出色表现,给我们提出新期许,为今后美术大单元的情景教学和小初高教学效衔接明确了方向。正如乔老师总结的,我们不仅要欣赏执教老师在台上行云流水的淡定儒雅,还要关注她们背后为上好课倾力付出的钻磨精神,更要学习并掌握新课标背景下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方法,看明、悟透上好课的精髓,并迁移应用到自己的美术课堂,努力在我们未来的课堂看得见投影、听得见回声,不辜负辰龙春日的这场美术课堂盛宴。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
--威海市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培训学习体会
乳山市府前路学校 李薇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4月16日,我参加了在威海山大实验学校举行的威海市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乔老师和7位优秀骨干教师的水墨课让我们享受着一场视觉、听觉上的饕餮盛宴,打破传统课堂思维模式,带领我们开启新课改背景下新模式美术课堂,下面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一、创新思维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有深度和厚度。
王军红老师的配音活动,让孩子们临时对这个画面进行细赏,然后形成自己对画面的感受去配音,扮演小鱼,扮演吃瓜群众等等,对一个画面的欣赏和评价的过程,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有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然后老师立马有一个创作命题《柳牛图》,创作是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对作品的整体感悟。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她还有一个提升,之后跟大师齐白石的《柳牛图》进行逐一分析,让孩子在一层一层的欣赏的过程当中,整体把这个欣赏水平提升,让学生学到的获得的知识更有深度和厚度。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艺术创作的快乐。
江海军老师画小鸡分别出示了AI技术还原小鸡栩栩如生的样子,然后把它结构画出来,讲解的非常的细致,把鸡爪子的方向和位置让学生观察出来。接着又拿出了标本让学生通过摸、看、观察,知道小鸡长什么样子和感受毛茸茸质感。然后把它的毛茸茸质感画出来,再通过欣赏古代的画家的作品来探究质感的画法。是一个逐步层层递进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再体验中学会质感的体现。以后在上造型表现的时候,我们因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器物、物件或者山水或者花鸟中体验。那么他体验出来的东西是他最初的感觉,不管水平高低或者是怎样。在对比着已经有经验的大师作品,从生活中来观察,再到跟大师的对比,两者结合就会提升。让学生顺利进行知识的输出,改变教师一味的
输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艺术创作的快乐和成功。
三、精心设计的情境让课堂变的趣味十足。
李婧晗老师通关游戏情境,让课堂在一个活泼而又充满期待下一关来临中展开体验,并且把每一关的难度都用星级标明,让学生对每一关都有好奇心,究竟有什么问题在等着他。梁婷婷老师用唱大戏的情境让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起来,梁老师的导入情景制作的非常的精彩。孙玉娟老师和王燕老师都让学生在大自然的山石和流水中体验山石云水的画法,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也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美。
摸摸真实的石头感受质感,观察造型变化,让学生实实在在的看的见,摸得着,再结合自己感受后创作,再跟大师学习后结合自己的创作来比较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课堂效果非常的棒。
四、作业精彩的呈现,让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成功和喜悦。
上午的《彩墨画旦角》和下午的《山石画法》、《云水画法》将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呈现出来,而且在完成作业后,老师会问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有没有遗憾的地方,让学生们来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作品说出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反思和感悟,多生动的课堂。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打动人心,引发共鸣,传递情感,展现美的感受,并让人们沉浸在创造和欣赏的过程中,就是让人感受到美好和创意。乔老师会后的发言和教研员大咖们精彩的分享,让我感受到自己在以后教学中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要精心设计真实的情境,用创意的活动设计来层级推进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让课堂变的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
走进国画课堂 领略艺术之美
--威海市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培训学习体会
文登区七里汤中学 刘艳艳
春天用它特有的方式,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的未来。在这春意盎然的时刻,我们山东省初中美术特级教师工作坊威海群组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在山大实验学校参加“威海市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会上小、初、高三个学段七位美术教师为我们展示了别样的美术单元教学,带我们一起走进国画课堂,领略艺术之美。
七位美术老师用精彩的课堂为大家开启了国画教学之门。老中青不同层次的教学展示——有的放矢,给了我很多国画教学的灵感与技巧,让我对日常国画教学的方向也逐渐明晰起来;也为大家在国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做了很好的梳理,大家“观”的有效。王军红校长用饱满的情感让我感受到国画教学也可以上得如此深情厚重,江海军老师精于教学技巧,运用自如,让我感受到如何轻松有情趣地上好一节国画课,梁婷婷老师亲切自然,让我感受到如何扎实有效地组织一堂接地气而又有实用性的国画课,李婧晗老师睿智的教学风格让我感受到年轻老师的课堂魅力,还有孙玉娟等几位老师用生动的教学课例讲解如何设计、上好一节轻松自然的国画技法课。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受到国画教学的魅力,也点燃了我国画教学的热情,我觉得上好国画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中国画教学的趣味性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绘画技法,给人别样的艺术体验。在中国画教学中,我们摒弃陈旧的学习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讲述有趣的国画历史故事、技法传承等内容,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王军红校长的《水墨家园》通过创设情境、趣味配音,江海军老师的《写意动物》通过创设吉祥村的情境等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升艺术素养,从而全面感知中国画的魅力。
二、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中国画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无论是在绘画技法、绘画题材及绘画工具上都有着独特的东方韵味和民族特性。国画以笔墨为载体,积淀了深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国画的教学承载着民族审美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使命。所以,中国画教学中除了绘画技法的学习以外,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在平日的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绘画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的培养,对于文化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趣的培养不太注重,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国画产生障碍。学生理解不了国画的内涵,只是单纯从技法上学习,创作出来的作品过分强调技法语言和形式语言,作品表面化、图式化,审美内涵和思想层次的表达较为欠缺,缺乏一种内在的、恒久的审美价值。所以,国画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在美术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和体验主动理解作品,评论作品,欣赏优秀的作品,使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例如,王校长的《水墨家园》和李婧晗老师的《中国山水画》两节课,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深入分析中国画作品, 通过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促进艺术素养的提升。
三、感受笔墨情韵,变枯燥为乐趣
中国画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与发现技能技巧,将毛笔蘸上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自由挥运,通过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上下左右、来来回回,直到笔干墨渴,然后蘸水蘸墨继续运行。也可以在已有的墨色上重复运行,使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游戏结束后,通过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作品中各种点、线、面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认识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各种墨色,以及墨色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在自己随意图画中体验到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笔法、墨法,激起学生笔墨运用的热情,提高表现能力。同时欣赏一些名家作品,让学生观察和领悟画家是怎样通过选择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生动形象的表现各种不同事物,产生不同的笔墨情韵,抒发各个不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自主尝试、体验创造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 。
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多,也让我反思到教学中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筑梦踏实,不断丰富自己,提高教学素养,上出精彩的每一课。让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未来的路上,我们一定会越走越好!
威海市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听课感想
皇冠中学 孙玉娟
早就期待倾听山东省初中美术特级教师工作坊威海群组主持人、威海教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乔永辉老师打造的单元课例,因为这些课例可以让我们更好得理解、学习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这件事经历了漫长的春夏秋冬,进行了生命能量的积聚与潜藏,终于在人间最美四月天的这一刻,将深处那股怒放的力量势不可挡绽放了!本次教学研讨会主推的是水墨大单元暨小初高水墨大单元衔接教学研讨会。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学一线奋斗了10多年的老教师对于水墨画教学是很打怵的。原因有很多,尤其学生觉得中国画难懂、难掌握等,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次研讨会给我的水墨教学思路指明了方向。
小学的单元课例在“彩墨家园”大情境的任务驱动下,设计了三课时:第一课时《彩墨家园》;第二课时《水墨动物》;第三课时《彩墨画旦角》。
王军红老师执教的《彩墨家园》作为本单元的起始欣赏课,通过对齐白石作品设计了赏经典趣配音、命题创作、经典赏析等活动,每个活动环节紧扣主题、顺序渐进,给我们展开一个家国情怀的水墨盛宴。学生在轻松愉悦活动中,不知不觉就理解了艺术大师如何运用水墨语言传情达意,为后续水墨技法学习做好引领和铺垫。
江海军老师执教的《水墨动物》通过帮“鸡妈妈找孩子”的情境创设,进行水墨画动物的技法学习。本课设计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创设了趣味的动画情景,教学问题由简到难,让学生不仅学会了水墨技法,还感受到了水墨传递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梁婷婷老师执教的《彩墨画旦角》继续沿用“吉祥村”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彩墨画人物的技法学习。本课采用抽丝剥茧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通过欣赏对比分析探究体验等创作出水墨旦角。
初中的单元课例根据威海依山傍海的地域特色,确定了“游览昆嵛山”的单元情景,设计三课时:第一课时《山水之旅》;第二课时《游山赏石》;第三课时《观水看云》。
李靖晗老师执教的第一课《山水之旅》是初中山水单元的欣赏课,通过跟随徐霞客开启游学之旅的情境,用娓娓道来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起源、技法以及感悟画家的山水情怀。
王燕老师执教的第三课《观水看云》,通过徒步昆嵛山的情境,观察分析昆嵛山的云水,探究分析山水画中的云水,体验掌握山水画的云水绘画技巧,让学生在旅途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云水的技法,体会了山水画的情趣魅力。
本次研讨会不仅促进了中小学美术教师对单元教学设计和学段一体化的理解和实践,还拓宽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思路,为美术新课标大单元教学指引明确方向。“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时光不负卿。”让这春天教学研讨的引路光一直指引我们在教学路上躬耕前进!
美丽的春风化雨 一路生花
--威海市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反思
临港实验学校 郑文静
经过一夜春雨的滋润,美丽的山大实验学校焕然流光。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欢聚于此,进行威海市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一天的时间观摩了小、初、高三个学段7节美术课。每位教师的课都是精心打磨,精彩呈现,给全市美术教师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也为今后的美术大单元教学指引了方向。
一、情境设计别开生面
王军红校长的《彩墨家园》紧扣“家园”两字,把乡村田园生活的物品汇聚一起,以欣赏白石老人的画为主,由画入情,从个人情感升华到家国情怀。学生既欣赏了经典名作,又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听课老师也被深深打动。江海军老师的《水墨动物》设计了吉祥村鸡妈妈寻家宝宝的情境,富有童趣,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巧妙的是李靖晗老师的《中国山水画》,这也是一堂欣赏。中国画的欣赏课是比较难上的。李老师巧妙地把威海美景与历史旅游达人徐霞客结合在一起,导入新课,以游戏通关的方式展开学习过程。完全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心理,也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和主动性。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在座的听课老师也紧紧跟随,生怕失掉一关,漏掉哪一个环节。
二、教学活动设计独具匠心
王军红校长在课堂中设计了“赏经典趣配音”一环节,真的是标新立异。学生的参与度、投入度非常高。军红校长在课堂中对创作前进行了充分的指导,学生的创作才会有的放矢,精彩呈现。孙玉娟老师和王燕老师的课以家乡昆嵛山中的山石、云水为教学内容,非常接
地气。
三、学习活动层次分明
《水墨动物》、《彩墨画旦角》、《中国山水画-山石》、《中国山水画-云水》四节造型表现课都体现了层层深入这一理念。海军老师从观察小鸡,用基本图形进行概括小鸡的外形入手,观察到位以后,老师没有进行示范,而是让学生直接动手画,在交流评价中学生学会了点厾和勾勒两种技法。第二步,从第一次的作品中发现精彩之处,顺势提到毛茸茸的质感,学会水墨画中的干湿、皴擦。第三步,表现出小鸡的精气神,学会了用笔和用色的变化。第四部综合运用学到的技法画小鸡。海军老师在教学中做到了寓教无形,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技法,完成了创作。完全打破了教师示范步骤、分解步骤的老式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梁婷婷老师在《彩墨画旦角》一课中同样把这种学习方式运用的炉火纯青。孙玉娟老师和王燕老师的山石、云水画法的学习也是注重先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向大师学习、提升。从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从单一到综合,层层递进,最后创作出生动的作品。
会后,山东省初中美术特级教师2作坊威海群组主持人、威海市教学科学院美术教研员乔永辉老师和其他几位区市教研员做了精彩的点评。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教师的输入是否被学生接受并转化,就要看最后的作品呈现。几位老师也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初看-细看-创作-欣赏大师作品-提升。没有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作品更加丰富、灵动,富有生命力。从这几节优秀的课例中也能看出几位教师是真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了这几位老师的示范带头,我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践行本次研讨会的精髓,使自己的美术课堂一路生花。
《单元视域下水墨课思维模型的构建研讨会》听课感受
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袁军卫
4月16日,在威海山大实验学校,参加了由山东省初中美术特级教师工作坊威海群组主持人、威海市教学科学院美术教研员乔永辉老师组织的威海市中小学大单元国画教学暨小初高衔接教学研讨会,此次会议展示了七节精彩的国画课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三个阶段,按照大单元的模式去进行,从欣赏课到技法课,为我们一线的教师系统地展示了国画课程如何去上,上到什么程度,有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大视野,新体验
七节国画课,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感觉,每节课都非常精彩,都有亮点,以单元情境化去展开设计,小学初中的都是在一个情境中第一节欣赏课,二、三节技能课。三节课一个单元让学生对国画课程有了不同深度的理解和认识。既徐徐渐进,却也不重复,国画课一直是比较难以操作的课程,也不容易出效果,但此次教研会上的展示课程,单元化布局,视野很宏大,三节课首尾互应,每节课任务不同,但情景相似,给人一种看大片的视觉感受,确实是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体验感。
特别是初中第一节的欣赏课,李老师的娓娓而谈,声音不急不促,能一下子把我带入到那个情境中,且字字清晰有质,思滑的没有一点停顿,配合背景的《千里江山图》的学习内容,给我一种在赏诗词大会般的经典画面感。
二、问题链,做任务
七节课,所有老师都是以问题链带动学生不断去探究知识,在做任务中获得对知识的积累。而每个问题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厚度,即问题需要学生去认真思考才能得出结论,老师所问的问题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及所要解决的难易程度。通过问题链引领学生去探究学习,形成了一个个小的任务链,最终学生完成了任务,也获得了满满的收获。
如小学第三节的画京剧中的旦角,梁老师在学生对京剧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全是凭借着问题牵引,引导着学生不但认识了什么是旦角,了解了旦角的素颜、五官、头饰、贴片等方面知识,还掌握了画旦角的技法,把国画的表现与京剧巧妙结合,最终给大家呈现出一幅幅精美的京剧旦角大汇集,学生学的开心,老师们看的也是满满的收获。
三、讲模式、重成效
几节课听过后,发现老师们的课堂环节基本相似,都是带领学生先是观察、体验、分析、解释,再到实践、理解、感悟,每个大任务都是这一模式去推进,这就给我们老师提供了借鉴参考,帮助我们也是打造这一模式的课堂结构。
所有设计最终还要看学生掌握的程度或是学习的效果。从现场的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表现非常棒,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点的改变,印象很深的是小学江老师指导的画小鸡的那个环节,学生刚开始只是对线条画了一个印象化的符号,但随着老师任务驱动,用干画法或湿画法画羽毛,慢慢地学生的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虚实结合,产生了化学反应一样,稚拙的线在干湿不一的羽毛团面中反而更加的有童趣,更富有天真的气息,效果更加。
此次国画大单元的课例展示,充分体现了乔老师的精心设计,良苦用心。讲课老师们也是充分备课,完美呈现,让我们理清了大单元的探究思路及授课模式,方向有了,今后就要不断尝试体验,及早适应新课改的思路和执教理念,让我们的课堂也充满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