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既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高度政治自觉,又充分展示了我们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旗帜鲜明反对特权的一贯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党员干部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政党“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的基本要求,以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为新起点,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为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供强劲动力,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以公正用权为基本准则。明人汪天锡在《官箴集要》中写道,“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指明了党员干部公正与否,主要取决于其能否正确对待与使用手中权力。自古以来,“贿随权集”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部分党员在诱惑考验面前丧失警惕之心,将权力“公器”变成自己捞取好处的“私器”,搞“暗箱操作”,打“擦边球”,使公平正义的“天平”最终歪向满足自身私欲的一端,出现了权力滥用、以权谋私乃至权力寻租等公权力异化现象,严重削弱了政府机关的公信力,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因此,秉公用权要求党员干部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把好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和“总闸门”,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党的工作纪律,不画“小圈子”,不搞“因喜以谬赏”,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坚决做到按规矩原则用人,按法规程序办事,以自身过硬的言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圈”。
以依法用权为有效方式。判断公权力是否异化的重要标准是权力是否受到监督,是否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运行。实践证明,法治是现阶段规约权力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契合全党全社会的政治意愿,也是长期执政条件下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因此,党员干部要以严守权力的规范为要义,坚持底线思维,警惕没落的权力观对党员干部的毒害,坚决肃清在权力来源问题上一切错误观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切实将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为自觉行动,时刻谨记法纪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碰触,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让权力在“安全线”内运行。
以为民用权为价值准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关键就在于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在深刻践行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基础上,始终将权为民所赋作为执政的根本依据,将权为民所用作为执政的本质要求,始终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现实需要为工作导向,以实际行动充分凸显出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权力主体。党员干部是被人民推选、受人民重托、代表人民来行使权力的。一方面,应当时刻具备“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政治自觉,紧密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找准权力的着力点,以权力的合理行使主动回应人民关切,充分体现权力服务于民的效度、力度和温度;另一方面,党员干部作为服务人民的践行者,要对手中权力怀有敬畏之心,对人民怀有谦卑之心,以“赤子爱父母”的精神和情感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变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以廉洁用权为底线。“廉者,政之本也。”回顾世界政党百年浮沉,苏联共产党亡党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党内特权阶层私欲膨胀,权力异化导致了权力腐败与政治腐败的“温床”,终致大党“改朝换代”。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反腐败是一场持久的无硝烟的战争。党员干部作为防止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当事人”,其一,要围绕“廉洁奉公树新风”学思想、见行动,经常学、时刻学、自觉学,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不断淬炼政治本色,练就过硬政治本领。其二,要坚守廉洁底线,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用廉洁文化启智润心。其三,以廉洁自律为基本行为准则,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将制度约束与自我约束相结合,时刻念好“紧箍咒”、把好“总开关”,始终保持慎初、慎微、慎终,从根本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我们就能不惧艰难险阻,始终充满力量,朝着奋斗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