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渐浓,时光清浅,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学习的芳华沉香流年,在最美的初夏,共赴一场诗意的培训。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 强课提质行动走深走 实,践行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聚焦数感发展,促进教学理念 和方式持续转变,推进小学数学达标课堂建设,在滨城区开展为期两天半的全市小学数学基于数感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2日下午,第一节课是由宝英老师执教得《数王国里的新朋友》,由老师在这节课内容的呈现上,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务和生活为场景,通过人民币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由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以下几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很善于观察,说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数,联系了生活,学生都很快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认识,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第二节课是由吴岭岭老师执教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吴老师通过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情景,使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产生急切需要。启发学生经过自主尝试探索研究其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归纳算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在概括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注重学习研究的方法策略,特别是通过与整数加减法的比较分析,找出内在联系,注意验算检查,提高计算能力。
接下来由张富强老师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解读。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实施建议、数感再现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整合。
4月23日活动为:小数的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单位换算。
首先是滨城区第一小学的李慧丽老师讲解的小数的意义,通过导入题型,达到复习效果,巩固旧知,加深影响!小数是实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例如:0.2表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后这样的两份;0.02表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后这样的两份;
下午赵老师讲解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学习的难点有两点:一是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这部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最后由王梅老师讲解的单位换算,通过向日葵比较,导入信息和问题。单位换算题是小学数学学习重点之一。
口诀:
大化小,往右移,进率有几个“0”,就移几位。
小化大,往左移,进率有几个“0”,就移几位。
小数的意义与分类在小学数学当中尤为重要,也是考试的重点,因为它的复杂性,所以它的运算和应用也是小学数学当中一个难点。小数是实数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小数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学习和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意义对于数学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都非常重要。
4月24日数学活动,第一节是由惠民县第三实验学校孙永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二)一课,孙老师从分数是如何产生的问题导入本节课,通过分物活动,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到多个物体,让学生经历单位一的扩展,体会分数表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数感。
第二节是由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李燕老师执教的《分数与除法》一课,李老师创设了两个问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三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几个和打三张饼,平均分给四只小兔子,每只小兔子分几张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分一分,比一比,去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感和推理意识。
第三节是无棣的王春辉老师执教的《因数与倍数》一课,王老师通过12个同学做操可以怎样排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用圆片儿代表同学来摆一摆。列算式找出乘积是12的算式以及对应的除法算式。通过观察算式来学习新的表达方式,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在找的过程之中提醒同学们有序思考的好处,让学生能够快速的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出所有的因数,同样的道理,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找倍数的过程,找出因数与倍数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最后用字母代表算式,通过一个字母式来表示出因数与倍数的表达方式。本节课环节环环相扣,由教师引导到学生主导,行云流水轻松突破了难重难点,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24日下午的活动,通过提问学生关于2和5的倍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种引入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做了铺垫。
紧密联系生活实例:利用学生的学号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举起左手或右手)来判断学号是否为2或5的倍数。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此次培训促进了老师们的专业提升,同时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教无涯,研不止,滨城区第八中学的全体数学老师将永远在砥砺深耕的成长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