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读《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有感

板芙镇肖力强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04-22
阅读 13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傅山的世界》读后感

中山市板芙镇湖洲小学  梁育波

        最近一段时间,在读一本名字叫《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的书。作者是白谦慎,由三联书店出版。2006年4月中国大陆出的第一版。作者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6年赴美留学深造,主要研究中国艺术史。此书由白谦慎1996年在耶鲁大学的博士论文改写翻译而成,算是白谦慎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个代表作。

        在我看来,这本书主要以明末清初的学者、书法家傅山的一生为主线,进而展示了晚明文化、明末清初学术风气的转变以及这种大环境下包括傅山等书家学者在内的中国书法的一种转型和演变。说实话,本书如果只是文字性的叙述,我读起来更是觉得吃力,好在本书插入了大量的书法、图画,能够给人以更加直观的印象,增强了此书的阅读趣味,才能够使我在工作之余、断断续续读完。但是即便如此,由于自己学识有限,书中很多地方也是一知半解,我也并未仔细探寻研究。我简单把我认为书中直白有趣的地方、印象深刻的地方和大家交流:晚明的尚“奇”的风气。

      奇,就是奇怪的奇。本书认为,晚明思想界中李贽对后人影响最为深远。李贽揭示人的内在本质是纯良的,有着一颗天生能够洞彻、理解道德方法的童心。仅由于死记硬背而得来的道德训诫可能使人丧失童心。李贽还认为,一个人应该真诚,真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不欺骗自己,应该忠实于内在自我对事物最直觉的反应,并以此来实现自我。在文学界尚“奇”,那么,在晚明的书法界又是怎样呢?在晚明的书法界,则出现了很多以奇为美的书法作品。这里我举本书中提到的王铎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练习书法,都会经过一个“临”的阶段,临碑也好,临帖也罢,都是一种“临”。在我们看来,“临”,就是照着样子写,人家怎么写你就怎么写,这叫做“临”。但是,晚明“临”的概念到王铎那里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王铎一生临摹了许多古代名作,特别是北宋的《淳化阁法帖》(《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有些临本和范本很相似,显示出他仍然承袭传统的临摹观念,将临摹作为学习的手段。但是王铎其它的临摹,特别是有些巨幅挂轴,常把“临”作为一种创造,常常会割取不同的法帖,拼凑成新的、难以卒读、让人看不懂的文本。甚至他将古代法帖中的私人信札也写成巨幅挂轴,让人欣赏。令人奇怪的是,王铎的这种临写却得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普遍欢迎。这是为什么呢?书中认为,王铎这些拼凑而成的临的巨幅挂轴,小者高1.5米左右,大者高近3米,这样的巨幅屏条应当是悬挂在厅堂最为显眼的地方,供来人观览。

       由于书风豪放和文本拼凑带来的戏剧性和荒诞性,其视觉冲击力当能吸引观者的注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人们面对这样难以卒读、却又气势非常震撼的作品时,会作何感想。书中认为,王铎是崇祯到顺治年间最有才华和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而且是两朝的显宦,都当过两朝的大官,当他的这种临书作品被堂而皇之地悬挂在厅堂的中央,主人不但可以向人们显示他和一位当代大书家之间的关系,或许还可以用这难以卒读的书法考考来客。书法在此已不仅仅是对笔墨点画章法的欣赏,它还是一种可以纳入人们参与其中的文字游戏。在看似漫不经心、潇洒的临书中,书家给观者布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使观赏者在面对这样的书作时,需要不断地追寻文本的渊源,并试图解读拼凑错乱的文字,在惊愕、警觉、惊奇中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想象力,使整个解读和欣赏过程因此充满了挑战性和刺激性。这就是晚明书法尚“奇”的一个表现。

        此书中指出,王铎等晚明书家的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点,既取自于经典又调侃经典,在卖弄经典的同时又戏弄观众。因此不得不说,晚明书坛是一个处处搬出经典而经典又处于式微的时代。但是,书中强调,这绝不是发生在书法领域的孤立现象。在晚明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处处弥漫着“奇”的味道。此后,作者又举出了当时人们对海外趣谈的关注,对海外舶来品的研究,商业书刊在此时已经兴起,出现了满足人们不同感官刺激的“杂志”。当大众对原本奇特而罕见的事物熟悉起来之后,商人和艺术家就必须玩出新花样去迎合变动中的趣味。这些思想和潮流互相碰撞,使那时的人们,好奇也猎奇,骇世惊俗的标新立异之举受到鼓励和激扬。因此,我们说,晚明是一个处处尚奇的时代。

       读完本书后,我个人对传记类历史研究也有一些感想。感觉我们现在的很多传记、史书,特别是市面上、书摊上的一些传记、史书,有很多,都是立足于大的历史事件和大的历史人物而写的,对普通人、或者说是影响力不是那么大的人物的研究不够。上高中时读过余华的《活着》,这是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一生,令我印象深刻。一直感觉,一位作家、一位史家,能够立足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展示普通人的感受,这是作家、史家的一种人文关怀,同时也是研究历史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能够看到更多以小见大的历史研究的著作。

供    稿:梁育波

初    审:肖力强

终    审:冯伟斌

编    辑:潘家婷

阅读 13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