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 杨老师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思学练做,“数”你精彩——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之走进“质量单位”的世界

创建于04-22 阅读990

        为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充实丰富学生们的假期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沈西育人校三年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数学特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开阔眼界、学习本领,为学生安全、快乐的寒假生活保驾护航。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克与千克”是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为帮助学生建构清晰的质量观念,三年组开展了“走进克与千克的世界”数学特色实践活动,通过 “称一称”、“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相应的量感。

                             我来称一称

        说到重量,就要提到一个重要的工具——秤。世界上最原始的秤是古埃及人的发明, 7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使用一种悬挂式的双盘秤来称麦子,这种秤有两个秤盘,分别悬挂在秤梁的两端。

01:5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秤,有杆秤、台秤、案秤、弹簧秤、电子秤、托盘天平等,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三年组同学是怎样称物体重量的吧!

                      我来比一比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人能撬动地球,但是借助这个支点,却可以称量很多的东西。三年组同学们化身能工巧匠,依据杠杆原理制作天平,每一个天平在孩子们的创作中变得独一无二。

02:07

        通过自制的天平同学们可以比较物体的重量,潜移默化中学习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来画一画

         当我们戴上神奇的“数学”眼镜,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质量”的身影。一般较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作单位,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而且千克和克之间还可以相互转换,1千克=1000克。此次活动孩子们收获满满,同时把自己的实践成果用手抄报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的成果吧!

         量感是数感的基础,量感来自于丰富的生活经验。2022新课标指出:“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本次课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放下课本,走进生活,感知重量,不仅加深了对“克与千克”的认识,而且丰富了量感体验,切实让学生的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聚焦量感培养,发展核心素养。沈西育人学校将继续植根课堂,笃行不怠,让教育紧跟时代步伐!

阅读 9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