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包括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烹饪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日常食物中毒的发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点
保持清洁:勤洗手,餐具、厨具、厨房环境要清洁。
生熟分开: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烹调要煮熟、烧透,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食物冷却后再放入冰箱存放,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定期清理冰箱;不买、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熟食在室温下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室温或冷藏放置的熟食,再次食用前应彻底加热。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水,不用未经处理的水。
如何清洗果蔬
水洗浸泡法: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清水浸泡10分钟,可使部分农药溶出,浸泡后用流水冲洗2-3遍。
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
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此法先用清水将表面污染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因素
1.不适当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泻,有的伴随呕吐、发热,甚至可致休克。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应及时报告老师,同时拨打120。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如果无法取得样本,也可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饮食习惯注意事项
一、建议多食用清淡营养类食品,不食或少食烧烤、麻辣烫、油炸类等食物。
二、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食用瓜果前应充分清洗,建议尽量去皮后食用。
三、饭菜要注意烧熟煮透,同时减少冰冷食物的摄入。
四、老年人、儿童及低免疫力人群应控制生冷食物的摄入,建议主动、及时、适量饮水。
五、老年人在食物选择上宜丰富、清淡,食物多样化。
六、儿童青少年需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充足。
七、高温作业人群由于大量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并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和富含钾、维生素的果蔬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