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自律品质的引路人
——海阳小学家庭教育讲座

爱自己
创建于2024-04-22
阅读 4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建立家校共育平台,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家校协同育人良好氛围,我校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系列主题活动。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教育孩子,就像划船,家长和老师一人一只桨,只有双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教育这艘船才能载着孩子驶向美好的未来。

      一场轻风细雨般的讲座,一次触动心灵的对话。——4月19日下午,海阳小学邀请海港区家庭教育讲师团的刘芮萌老师来到我校,为全体家委会成员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做孩子自律品质的引路人》的家庭教育讲座。主讲刘芮萌老师是海港区小学教师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具有研究生学历并且主攻心理专业的教师,可谓才识过人。

      刘芮萌老师在《做孩子自律品质的引路人》专题讲座中提出:我们要让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走进每一个家庭,要成为“智慧型”父母,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有些家长向老师反映自己孩子在家表现非常懒散,作息时间不规律,晚上睡得很晚,早上又不爱起床,好不容易叫起来吃饭,慢慢吞吞不爱学习,学习缺乏自主性,有的甚至迷恋电子产品,家长们为此感到非常困惑,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自律的优秀品质,做孩子的引路人呢?

       刘老师指出:首先,要想做孩子自律品质的引路人,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自律,简单讲,自律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律看上去容易,而做起来并不简单,事实上一个人有多自律,就会有多强大。自律往往决定着一个人走得远不远,飞得高不高,更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就大小。

      那么,想要培养孩子的自律,父母应如何做呢?接下来,刘老师向各位家长朋友们分享几个小妙招。

      家长们认真聆听!

       妙招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居家学习是否自律,与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处于小学时期,孩子的心智还不够成熟的时候,专注力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家庭学习氛围不浓厚,就很容易分心。

      例如:班里的孩子经常和我抱怨,老师,我在家写作业的时候,我妈时不时就进屋问我,你喝一杯牛奶吧?吃个苹果吗?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氛围。作为家长,当孩子学习时,应尽量做到不干扰,给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妙招二:帮助孩子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是养成自律品质的第一步,因为目标是驱动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如何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呢?

      1.将兴趣转化为人生目标

      2.分解目标

      3.目标难度符合孩子的能力。

      妙招三:帮助孩子管理时间。

     1.提高对时间管理的认识

     2.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此图是刘老师为一年级的女儿做的寒假计划,这份计划非常简单可操作,计划与图画相结合,还极具趣味性,更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下一张图是五年级一位家长帮助孩子做的寒假每日学习计划,相比低年级学生的计划,这份计划更加详细具体,时间安排清晰,很有条理!这样的计划值得高年级家长借鉴和学习。

      妙招四:父母以身作则。

     我们看看这位家长采用母女大PK的形式,一起学习,这样增加了学习的乐趣,更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有家长可能说,孩子学的知识,我都不会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位家长是如何做到的?

      通过上网课的方式学习女儿现阶段的知识,相信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即便一些知识家长不会,相信孩子会很有耐心辅导,这个过程也是巩固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父母自律的生活工作状态,孩子也会看在眼里,跟着去学。

      所以,要想拥有一个自律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一位自律的父母。

      妙招五:对孩子说:“你自己决定”当孩子得到足够的尊重和选择的时候,他的自律水平会更高!因此,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决定,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自律的孩子!

      妙招六:帮助孩子提升自尊水平1.不俯视孩子。2.少批评,不责骂。3.少表扬,多鼓励。4.少干预。

      请家长们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因为对孩子的不信任,或者对结果的高期望,对孩子的行为横加干涉。

      比如孩子写作业时,家长会不由自主地说:“先写语文,再读英语。”类似场景的发生,会打击孩子的自主意识,降低自尊水平。家长切忌不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的成长指手画脚。

      最后刘老师向家长们建议:

      期末临近,无论多大孩子,都可能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感,作为家长应如何疏导孩子的焦虑情绪呢?

     1.给孩子积极暗示在考试前,家长不要质疑孩子的能力,而是积极鼓励孩子,可以从“你表现的相当不错”、“这方面做的很好”等话语,给孩子积极暗示,让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心。

      2.带孩子去户外放松如果积极暗示效果不佳,可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让孩子从紧张备考的情绪中脱离出来,换一种心境,更加从容的面对考试。

      3.播放舒缓且有节奏感的音乐,可以让孩子在无形中放下焦虑的情绪。

      4.聆听孩子真实心声孩子过度焦虑,除了心理压力过大外,情感无法宣泄也容易演变成焦虑心理。所以家长要成为孩子的聆听者,让孩子学会向父母倾诉心声,不但能够拉近亲子关系,也能让孩子焦虑降低。

      家长边听边做笔记!

      从家长整理的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家校共育是多么的重要!

      这场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是一场及时雨,有助于家长们走出困惑、焦虑和迷茫,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更理智、更科学地去管护孩子、教育孩子。

      教育路上,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同时拥有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老师,和以身作则、永不缺席的父母。父母懂得和老师肩并肩,共同为孩子保驾护航,孩子才会走上人生的光明坦途。

图文:薛娜

审核:肖青松

阅读 4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