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花开满径;
教研有期,润物无声。
春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了推动“深度学习”教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策略,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离石区袁家庄小学如期开展语文组大、小教研活动。
武雁莺老师,李洁媛老师,刘颖老师分别针对《肥皂泡》一课进行同课异构,课堂各有特色,精彩纷呈。
武老师的课堂目标明确,生动有趣。课堂中注重朗读,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如齐读、女生读男生做动作等等。在一次次的朗读中以读带讲,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会。同时重视关键词语的学习,独具匠心,理解“粘稠”、“轻轻地“等词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李老师的课堂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丰富课程内容,通过读、圈、排、说、做,五步骤来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的细致描写,并以读、说、看、赏、练的方式来体会肥皂泡的美丽。
刘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吹肥皂泡的体验活动中兴趣盎然、主动积极,既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同时通过观察感受了肥皂泡的光泽、颜色和样子,体验了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无涯,研不止”。教学是教研的载体,教研是教学的推手,而教研少不了的是探讨。在一次次的磨课中,老师们从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拓展、课件、作业设计等方面均进行了研讨,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
春风吹绿江南岸,教研花开香满园。在春意盎然的四月天,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2024年4月22日下午,一至三年级的语文教师们齐聚在硬座阶梯教室,共同走进了武雁莺老师的课堂。
《肥皂泡》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作者——冰心在小时候最爱吹肥皂泡;做肥皂泡;吹肥皂泡;赏肥皂泡;想肥皂泡。表达了冰心童年时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武雁莺老师执教的整节课思路清晰,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课堂中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深入思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真切感受到肥皂泡的美丽奇妙,也体会到作者的童年乐趣。
同时,武老师在引导学生时,通过抓住“关键词”,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贴切,由词到句,螺旋渐进,提高了学生的文本理解和表达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吹肥皂泡的拓展环节帮助学生搭建了实现想象的支架,让学生们透过泡泡看到了各种美景,体会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心中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肥皂泡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美丽和有趣,还有梦幻般的想象,武老师启迪学生思考: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孩子们发挥想象,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读与写的结合。不光如此,在一步步引导中,学生也体会到了冰心作品中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教研课开展时,各教研组相聚,共研共思,总结可取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形成了更加科学的教育合力。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课后,本年级教师在重难点评价,教师评价,教师提问,学生学习,学生监测五方面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课堂的优点,真诚的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
整个课堂教学,采取了读写联动的方法,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同步,相得益彰。
随后,一、二年级教师代表王宇娟老师和侯文瑞老师对本次授课进行评课议课。肯定了武老师的精彩示范,整节课气氛融洽和谐,情绪饱满,教姿教态自然大方。在对语文要素讲解上也是深入浅出,张弛有度。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课程理念。
同时也真诚地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在最后的读写联动的方面,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内让孩子对“肥皂泡还会去哪里?”进行简单分享,课后让孩子写小练笔进行巩固,即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次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教学指明方向。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优化了语文课的教学模式。在之后的教学中,将会更加苦练教学"内功",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
清风赶月莫停留,
平芜近处是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