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异乡,心向故土,无论身处何方,心中都有一个永远向往的地方,那就是故乡。--题记
如果你出生在豫北的农村,倘若现在问你儿时记忆中,最让你感觉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我估计多数人会给出同一答案——逛庙会 看社戏!
或许有人会对此不以为然,毕竟这年头除了老头老太太,生活在快节奏社会里的人,还有几个能耐下心来品味慢节奏的戏曲呢?这道理或许没错,但谁说看戏就非要看懂呢?当年我们年少时赶场看戏,或许只是贪图那一份热闹罢了!
还记得儿时,一旦哪个村里起戏,那就是十里八乡绝对的焦点。毕竟在那个物资短缺,娱乐匮乏的年代,一台戏,让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们在劳累之余,可以享受一下精神的文化盛宴。
并可借着赶戏场,联络一下亲戚朋友的感情,最典型的就是当年的戏台前,多少“做东”的村民,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寻自己的亲友,用一碗烩菜,一个肉夹馍,表达着最质朴的待客热情,也收获着旁人羡慕的目光和赞赏的言语。
而年纪尚小的自己,屁颠屁颠的跟在大人身后去看戏,绝对不会在意戏文的精彩,而是垂涎随社戏班子而来的各种摊贩小吃和小玩具,即便一把玩具木剑,也能召集一帮“手下”,和同龄的孩子在台前追逐嬉闹。
毕竟当年的我们,没有网络和电子游戏可供娱乐,而且农家的孩子,从小就要下地干活,能赶上好吃好玩大人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日子,或许也就是逢年过节和逛庙会赶社戏的日子了。
在那个电视机都寥寥无几的年代中,社戏的价值,远远超过戏曲的本身,附加了太多的文化之根的涵义,其中有多少的温情,多少的回忆!
而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的日益发达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发展人口城镇化,被世人逐渐冷落的农村庙会社戏似乎有了复苏趋热的趋势。
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如今不需要在露天晒场搭土台唱戏,村村都有装修一新的乡村文化舞台;如今的戏班,服装不再破破烂烂,灯光音响也跟上了现代化,舞台也可以变得更绚丽了,老人的身影中也不乏年轻舞者的倩影。
社戏的开演,吸引来一批批的小商贩,就着戏台的周边开办着临时的集市,招徕着不为看戏而是惦念美味玩乐各家不知名的孩子。
社戏的发展,不仅植根在老一辈日渐浑浊的眼里,在如今浮躁的娱乐中一定能继续辉煌千年的过往,而不是和台下的观众一并老去。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久居城市,毗邻而居不相识的现状,或许让我们再难以找回当年鸡犬相闻,端着饭碗走家串户的日子。心累了,就需要寻找慰籍,看一看社戏,尝一尝儿时的美食,让记忆流淌,让心灵放空,在抑扬顿挫的唱腔中品味一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何尝不是一方放松自己的良剂。
只是,习惯了如今电视,电影院,抖音快手等生活方式的你,当听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时,是否还会冲动的循声而去?再体味那“包子、油馍、饸烙面,炸油条”的味道,还有每次赶庙会时竹篮子里夹肉馍的阵势,家家户户飘来酱炒肉的诱人香味儿,如今,无论如何都吃不出来记忆中大锅菜的味道。不知道是舌尖的挑剔,还是味蕾的退化?
工作的单位虽然离老家并不遥远,但每次老家庙会回家的脚步都是匆匆,太匆匆,以至于不知道戏台搭在哪里就踏上了回程的路,无法领略“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对中国戏曲生动的描述,少了农村戏台前的喧闹和人声鼎沸的气氛,还有当时家家户户待客的纯真。我留恋的,可能是当时的那种场景,可能是当时生活的慢节奏,也可能还有乡邻那种待人接物的纯朴吧?
乡愁会常常出现在我们羁旅漂泊的回眸中,也可能会在长久间隔的记忆里,那么最吸引你的故乡印迹会是什么呢?是在老树下等候的父母还是玩伴?是那些留下童年、青春脚步的山水?还是无法忘却的家乡美食味道?
对我来说,记忆中的社戏,才是我挥之不去的乡愁!
2024年4月21日商城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