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遇见,
阅读是一种约定,
阅读是一种成长,
阅读是一种生活。
捧一卷经典,浸一身书香;
读专业著作,品教育智慧。
阅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最美人间四月天,最是书香能致远。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坚定立德树人初心,提升教师专业内涵,正村镇幼儿园名师工作室进行了读书活动,一起感受阅读的喜悦,体验分享的幸福,享受浓郁的书香。
让我们一起去聆听......
范永华园长——《给童年留白》
给童年留白读书心得
正村镇高各庄幼儿园 范永华
上个月,在中心校组织下有幸参观了保定市农大幼儿园,参观过程中我惊讶于农大幼儿园的“特别”:“特别”的教学——大中小混龄教学模式,“特别”的园长——能坚持几个小时认真地倾听幼儿讲话“特别”的幼儿可以做很多“特别”的事——在园内自由的给鸽子喂食,尽情地涂写,拿自己的篮球去幼儿园,每周吃一顿“自己做的美味”……简单朴实的农大幼儿园和我看过的胡华园长写的《给童年留白》不谋而合,今天我把这本书分享给大家。
胡华老师出生在新疆,1986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兼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代表作《给童年留白》,讲述幼儿园的纪实自传。
这是一所“隐于闹市,回归自然”的幼儿园:葡萄架、小池塘、大树屋、石磨景观、青砖地、泡桐树……没有色彩艳丽的环境,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自然的生气。孩子们不用枯坐教室里,他们可以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里尽情的游戏、学习,快乐的生长。
不过,这本书不是单纯地讲儿童,更多的是关于这所幼儿园的发展过程。胡华园长以其深厚的思想引领这所幼儿园深耕厚植文化的底蕴。她倡导“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中:幼儿园的环境——虚室生白;儿童观——一花一世界;游戏观 ——乘物以游心;课程观——厚德载物;教师专业发展——格物致知;家长工作——执大象,天下往。
当书本的某处触动心灵时,就如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碰撞,总会激起一些火星子,或许那就是感悟吧,而这本书让我有两个比较大的感悟。
一是心灵自由——自由的心灵才能拥有信仰的灵魂。自由就是让每个人做自己,自由的呼吸,以自己的方式成长。这份自由属于孩子,也属于老师。
孩子的心灵是自由的,胡华园长说,“我理想中的幼儿园,孩子一定是自由的”。自由是指“自由的意志”,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的游戏,他们生命的能量不被控制,不受限制。我想心灵自由的孩子能积蓄更多的能量,勇敢向前奔跑。
老师的心灵是自由的,这里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大家在这一片天地里耕耘探索。自由是信仰的土壤,当每个人都能都能安住于自己内心的时候就都成了有信仰的人。她还提倡用心灵去工作,因为用心灵去工作,会感觉自身像携带了一个小宇宙,能产生强大的能量。
二是支持儿童——看见儿童、听见儿童、记录儿童、满足儿童、成就儿童。“我心目中的幼儿园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处处体现出对儿童需要的尊重,对儿童情感的满足,对儿童智慧的保护,对儿童创造的崇拜与敬仰。我希望这里所有的成年人都能够看见儿童、听见儿童、记录儿童、满足儿童、成就儿童。”这是胡华园长心中的幼儿园,也是我理想中的幼儿园。
早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观也越来越被倡导,但是又有多少教师能始终支持着儿童呢?我们的观念在日更月新,我们的行动却还在步履蹒跚。其实,哪里需要太多的花花绿绿,哪里需要太多的变通创新,思想和行动都已经被这五花八门的区域和环境束缚住的老师,哪里还有更多的心思去支持儿童呢?
胡华老师通过哲学融入幼儿园教育,悉心地去通过给予儿童“留白”的自在、自主发展,让我们更多的去理解幼儿教育的本质,何为主次,更加深刻明白胡华老师“以儿童为本,以人为道,师法自然,必然大道至简”的幼儿教育理念。
这本书很值得赏读,一位懂文化有教育理想的园长和这样一所有文化的幼儿园,一个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团队,这样才能更加懂得幼儿,尊重幼儿和更加理解幼儿成长的意义,实现真正的教育。
刘会霞园长——《最好的绘本给孩子》
最好的绘本给孩子读书心得
高各庄幼儿园 刘会霞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绘本,作为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读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陪伴孩子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深感绘本的魅力,并深刻体会到给孩子读绘本的重要性。我的目标是通过分享绘本阅读的体验,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绘本的价值,从而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绘本的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哲理和人生智慧,通过阅读,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书中的情感和智慧,这有助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众多的绘本中,我特别喜欢《爱心树》这本作品。故事讲述了一棵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深厚感情,树为了满足男孩的需求,不断付出,而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逐渐明白了爱与付出的真谛。这本书通过简单的文字和画面,向孩子们传递了深厚的情感,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爱与被爱的力量。
对于绘本的选择,我认为应该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性。优秀的绘本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眼球,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在给孩子选择绘本时,我会尽量选择那些主题明确、情感真挚、画面精美的作品,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
此外,我还认为,绘本阅读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我会与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引导他们思考书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绘本是最好的给孩子读书的选择之一。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乐趣,还能在无形中培养阅读兴趣和创造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孩子的绘本阅读,,选择合适的绘本、参与阅读过程,并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和理解书中的内容。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书香和智慧的成长环境。
赵伟娜园长——《温柔教养》
《温柔教养》阅读心得
——韩家营小学附属幼儿园 赵伟娜
读到《温柔教养》这本书源自儿子的调皮,随着孩子一点点的长大,感觉自己在养育孩子方面已从游刃有余到力不从心,即便是作为一名教师,和所有焦虑的母亲一样,我到处寻找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式。争取做一个称职的母亲,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不留遗憾。
《温柔教养》是一本家庭教育的图书,倡导通过不打骂,不娇惯,温和而坚定的教育孩子。
一、用温和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心灵
父母用温和的态度心平气和的地和孩子就事论事,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暗示,孩子会欣然接受父母的教导。其实,大部分孩子都害怕被批评,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负担。一旦受到父母的呵斥,这种负担便会转化为心理压力,孩子会由于考虑父母将如何处置自己,而变得焦虑不安,精神紧张;同时,由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又会促使孩子做出心里防御,以至于在父母面前不敢也不愿意说出真情。这种时候,假如父母能用和蔼的态度、温柔的语气、开导、说服孩子,孩子就会获得心理上的宽慰。紧张的神经也会渐渐松弛,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了,父母说的话孩子也就容易接受了。
二、带着温度说话,孩子才肯听
“近因效应”表明,人会更容易记住后面发生的事情,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先批评后表扬,这样每次交流都可以有一个愉快的结尾。减少唠叨,学会等待,给孩子一点时间成长。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我们总会“爱在心中口难开”,无论批评、指正,还是鼓励、夸奖,常常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有时甚至词不达意、弄巧成拙。但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可能会影响一生。书中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对孩子少批评多宽容、少批判多认同、少羞辱多鼓励、少敌意多友善。学会在意孩子的感受,用爱的语言去表达,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当然,只要我们在任何时候,用饱含爱的语言去跟孩子交流,相信我们的孩子就一定会慢慢长成更好的样子。作为一名教师,一位母亲,无论是对待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我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相待,温柔教养孩子,也是在重新养育自己。用爱浇灌,陪伴孩子成长,就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乐时光。正向教养,温柔而坚定的养育,让孩子在温暖和善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读懂孩子的心,和孩子一起慢慢长大,既成为孩子的引路人,也让孩子走向属于自己的路。
郝云霞教师——《看见孩子》
《看见孩子》心得
南青公幼儿园 郝云霞
在阅读了贝姬·肯尼迪的著作《看见孩子》后,我深感其育儿理念的独特与先进。这本书不仅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更让我明白了“看见孩子”的真正含义。
首先,“看见孩子”不仅仅是肉眼上的观察,更是心灵上的理解与共情。传统的儿童管教方法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外在行为,忽视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而贝姬·肯尼迪则强调要透过行为看到背后的那个“好孩子”,即相信他们有能力展现出好的行为并做出正确的事情。这种理念让我意识到,与其在孩子犯错时一味指责和惩罚,不如试着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其次,《看见孩子》一书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连接的重要性。书中提到,当孩子感到被接纳和理解时,他们会更有安全感,也更容易形成健康的情绪调节能力。因此,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应该努力成为孩子情感的守护者,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还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联系。
同时,通过阅读本书我还领悟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性格、天赋和潜力。而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并发掘这些潜力和特长,帮助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这不仅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成长过程,更需要我们学会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选择。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看见孩子》一书还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常常容易关注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而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然而正是这些优点构成了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如果我们能够细心发现并善加利用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之,《看见孩子》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深入阅读的书籍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更加从容自信地前行。
陈瑶教师——《绘本课程这样做》
《绘本课程这样做》心得体会
南青公幼儿园 陈瑶
读完《绘本课程这样做》,让我充分得了解到绘本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提供了很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都能够从中获得启迪。
《绘本课程这样做》一书中包含九个核心课程板块,我最爱“儿童亲情体味”。这个板块细致地分门别类地罗列出各个家庭成员形象绘本。“妈妈”形象的绘本《我妈妈》、《我的妈妈真麻烦》、《做妈妈的都这样》、《我讨厌妈妈》;“爸爸”形象的绘本:《我爸爸》、《爸爸和我》、《爸爸,我要月亮》。孩子一边模仿绘本的语言格式,一边感悟着亲情,能够更加深刻地从理性的角度感知父母对于自己的付出和爱,让教学高效地开展,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美丽而丰富的亲情绘本,进入每一位孩子的心底,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通过绘本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懂得爱,也学会爱,也学会如何表达爱。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给出了每个主题课程核心内容、导读设计的案例和课程教学的实录,还向读者提供了绘本阅读课程的指南,包括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保障、课程评价等核心要素,有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绘本阅读课程的全貌。书中所罗列的绘本阅读课程书目,也非常有价值,可以帮助读者去体会这些绘本和儿童成长之间的内在关系,体会课程创生与实施的意义和价值。
曹雪教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心得
高各庄幼儿园 曹雪
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开展读书会活动,同事推荐过这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和孩子建立友谊平台,是为人父母的必读书。但是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它同样适用于幼儿园教师。它就像给了我走向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我切身感受孩子的内心感受。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克服不恰当的语言,让幼儿愿意听我们说,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又怎样去激发幼儿的表现欲,让他们愿说、敢说、乐说让孩子在与不同人群的 交流的过程中快乐健康成长。
我们作为老师,天天和孩子打交道,文中的沟通技巧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本书的所有理念和技巧都是在帮助我们的孩子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对他们的感受表示尊重,给他们机会做选择,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都是在加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而赞赏他们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赞赏不是等于:你真棒,你做得太好了,太美了……
暑假我陪儿子画画,他拿着完成的作品放到我的眼前,问“妈妈,我画的好吗?”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非常好”但是又马上意识到:不行,我不能这么夸奖孩子,我需要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他的作品。我开始纳闷:怎么去描述一张孩子的绘画作品呢?我说:“你画的一个圈,一个圈……然后又画了一个点两个点……最后把他连成线……对,就是线。”“嗯嗯”他狂点头。我说:“你怎么会想到要这么画呢?”他想了一会儿说:“因为我是一个艺术家!”成人描述之后,孩子真的就会赞赏他们自己。我必须承认,开始的时候,我对这种赞赏方式表示怀疑。即使已经见过一次效,我还是对他有些想法,为什么不用“太好了!你真棒!你真是太了不起了!”这种最自然的赞赏方式,而非要用另外的方法来描述我们内心的惊喜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努力去尝试。起先,我很严格的去做,结果不久之后,我注意到孩子真的开始赞赏他们自己。
毫无疑问,孩子越来越了解和认可他的能力了,这给了我继续努力的动力。而且这的确是需要努力,真正看到孩子好的行为,去体验并且详细描述出来,总是比只说一句“你真棒”要困难得多。从我日复一日对孩子细微处的描述,孩子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内心的力量。他可以把杂乱的玩具整理干净,他能做到守时,他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主动、灵活。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们可能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把学到的新原则,新技巧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去。摒去过去的不良习惯,培养出好的习惯,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加以内化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的最终目标。
张肖教师——《倾听孩子》
走“进”孩子,从“听”开始
《倾听孩子—教师和家长怎样与幼儿谈论棘手的话题》读书心得
王官营幼儿园 张肖
初看题目,前边是“倾听孩子”后面又是“谈论棘手的话题”,究竟是倾听还是谈论?可以看得出,我们的目标是与孩子们谈论一些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谈论,就是沟通,而沟通的第一步其实是“倾听”。只有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心里话,我们才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成人怎样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借此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建立更亲密的亲子或师幼关系。
这本书基于幼儿在认知、社会性、情感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着重探讨了教师和家长怎样与幼儿谈论恐惧、愤怒、死亡、世界、出生和兄弟姐妹及自尊等棘手的话题。
作者南希·克洛斯博士是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临床研究专家。在书中,她通过案例、故事和对话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营造出问题情境,并给出具体且可操作的沟通方法,鼓励所有与幼儿互动的成人认真地倾听孩子提出的问题,并以开放的心态和适宜的方式、坦诚地回应孩子,以帮助孩子更加主动、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与孩子共同探讨并有效地解决孩子的疑惑。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常常被孩子们的可爱和纯真所感动。作为孩子们的引路人和启蒙者,我们必须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是我们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必须学会理解孩子们所处的年龄段,幼儿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有限,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可能不太清晰,甚至还会表现出矛盾和混淆。因此,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时,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理孩子的行为和语言,而是要用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用简单的语言来与他沟通。这需要成人耐心地倾听、敏感地观察、有效地鼓励、积极地回应和无条件的支持,引发幼儿心情愉快地沟通和讨论,包括谈论任何敏感和棘手的话题。不论多么棘手,只要成人愿意倾听幼儿的对话并表示出兴趣,就能鼓励他们大胆主动的沟通与表达。
易佳佳——《发现孩子》
《发现孩子》心得体会
中公村幼儿园 易佳佳
这本书是蒙台梭利教育观念的一个很好的介绍,它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书中谈到其实没有人愿意处于孩子的地位,被成人独断、专制的规定所限制,甚至连作息时间,玩耍时间都得依照成人的规定。当看到这句话时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大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看你们小孩子,没有什么压力,生活多好,无忧无虑。其实小孩子也有自己烦恼,可是很少有人去倾听他们内心的呼声。每个人都有为自己争取权利的机会,可是孩子手无缚鸡之力,他能做的就是服从,遵从成人的指示。所以可想而知,当时的蒙台梭利无疑是在为弱小的他们争取捍卫儿童自己应有权利。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做准备,而是为了他们今后的生活,要有更长远的眼光;做任何事情,孩子有兴趣才会乐在其中,孩子的注意力是由内部力量所决定的。那作为教育者,所应该有的是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关注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所有奇迹,要相信孩子,把自己的骄傲暂时放置一边,谦虚一些,耐心等待,做其人生路上的陪伴者,一定会看到孩子身上所发生的全新转变。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
正村幼儿园 许艳坤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彻柳子的一部代表作品,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语,作者用朴实的文风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段读书经历。作者黑柳彻子是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7任亲善大使。而她获此殊荣的原因,也是因为联合国的官员读了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而任命她为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位亲善大使。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从小便是个极具“特色”的孩子——不能让普通的老师接受的特色,她实在是太顽皮了。因此,她在一年级时便被学校劝退。小豆豆是“特别 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好母亲,把她送到了“巴学园”,使她遇到了小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书中记录的事例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几件事: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校长先生路过这里,问明情况之后, 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那些东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们看见这番情景,一定会阻止小孩子的,怕他们弄脏了衣服,污染了环境,或者会帮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说“弄完以后,要把这 些全都放回去”。小豆豆有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校长先生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博爱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点点成长,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
巴学园还有许多这样特别的孩子,小林校长细心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 泰明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但是小林校长从来没有让孩子们感到他的缺陷而嘲笑他,也没有让泰明感到过难堪;高桥是个侏儒,当他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而不知所措时,小林校长鼓励 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的,绝对能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加他的信心,在学校召开的运动会 上,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却总是第一名,使他成为了每一年运动会中的明星,原来校长先生就是 为了高桥这样的孩子而设立各种各样比赛项目的,这些都大大的鼓舞了高桥战胜自己的信心。后来他 以优异的成绩从明治大学的电气工学系毕业,并且有一个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黑柳彻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被表扬、被接受的幸福的环境中。在她的孩童时代,她非常幸福地遇到了小林宗作老师,这位“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 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的老头是巴学园的校长,在今天看来,他也是个极其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就听小豆豆不停地讲一些她的故事,一听就是四个小时,还不停地鼓励她说“还有呢?”倾听孩子,这是种简单而又伟大的爱,但有多少老师 能做到像他那样连续听孩子四个小时,又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没打一个哈欠呢?
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自然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就要让教育回到自然中。孩子的成长,教育的发展,都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如果把孩子封闭起来,孩子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自然地成长。在小林校长的观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 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总之,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让孩子在阳光下、空气中、社会上成长,这是自然的成长、健康的成长。
我深深的感到小林校长以爱心、耐心为基础,在平凡中创造了教育奇迹。如果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都立足于平凡,在与幼儿的日常相处中传递我们的爱,用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面对孩子们,相信我 们的幼儿也会如书中的孩子们一样,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成为一个个“优秀的小豆豆”。
春暖花开日,读书正当时;
四时皆书季,不只在春朝。
愿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书,
在书中的世界里,
遇见最值得爱的、最美的自己。
编辑:曹雪
审核:范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