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份开始,人人公开课堂在海口市琼山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组有序开展。在课堂上,我们一同走进了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这篇课文,如同一幅细腻生动的风俗画,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独特魅力。而在这个美好的教学时刻,我们尝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让课堂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同课异构,意味着同样的课文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旨在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同时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在《腊八粥》的教学中,我们组教师充分发挥同课异构的优势,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风采。
六(1)班李响老师: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注意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1.突出主体,注重层次。2.主线清晰,细节生动。为了分析作者如何把八儿的嘴馋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八儿的心理变化这一线索入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和“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体会八儿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3.朗读训练,读出个性。
六(2)班林菁莉副主任: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林主任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来设定教学目标,细化了语文要素落实的步骤,让语文要素的落实层层递进,步步扎实,干净明朗。1.初借思维导图,分清内容主次。为了达成《腊八粥》一课的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内容,分清详略并体会合理的详略安排的好处,探讨“‘等粥’部分是如何详写的”及“如此安排详略的好处。2.再借思维导图,探寻“详写”密钥。梳理了文章的详略安排,接着要更进一步,厘清“等粥”部分是如何详写的。3.三借思维导图,体会“详写”深意。
六(3)班王菊美老师: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1.突出主体,注重层次。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读中感悟,悟中品情。2.主线清晰,细节生动。在整人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和“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体会八儿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3.朗读训练,读出个性。不仅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情感体验,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还要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4)班 王海英老师:王老师注重课文的情感渲染,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腊八粥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他们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细腻描写,感受腊八节的热闹氛围,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5)班许硫燕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许老师将分析人物的语言描写作为一个重点带领学生重点品析。为了让学生体会更准确,她采用了分角色朗读对话的形式,以读促悟。课文的一个特点是详略得当,在教学时也按照这个结构进行讲解,比如“等粥”这一部分是详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等粥”时人物的急迫心情,将这一部分分为四个小部分进行讲解,这样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2024年3月6日上午第二节六(6)班蔡皓玉老师:蔡老师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创设拍摄情境来进行教学。第一、引导学生给每组镜头起名字,梳理文章结构,在商量怎样拍摄中分清文章的主次。第二、借助拍摄的设计,以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细节,把等粥这一部分写具体的。第三、学习喝粥部分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部分可以拍摄哪些镜头,从而感受课文详略安排的巧妙。这样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兴趣,课堂效果显著。
六(7)班何赛霞老师:何老师让学生先从详写和略写总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布局,感知详略得当能够体现出“腊八粥”的香甜可口,老少皆爱的特点。学生知道了此文有两部分“等粥”和“吃粥”,也知道了详写等粥这部分,接而问题来了,为什么写详写“等粥”?那就不能离开课文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腊八粥的材料、烹制方法、味道这些内容。自然不能想当然轻轻松松地熬出可口香甜的腊八粥,从而接着就结合文章第一段的内容,并利用推理的方法去推出“等粥”之详写的自然道法所在。2、结合“腊八粥”的材料、烹制方法和味道去推理八二等粥的详写之道。材料里都是坚果为多数,要想熬得粉面,必须长时间熬,腊八粥的有个特点为“粘稠”,糖要在长时间状态下熬制才会粘稠,坚果的粉面,甜腻的味道就是腊八粥诱人的要点,所以八儿等粥,过程中的想,猜,看,都是要引导孩子去了解“腊八粥”的要点,否则就是照本宣科,一厢情愿地教。 知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可怕!学会找依据来推理更加培养逻辑思维。
六(8)班张运斌老师:文章重在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行为及心理描写体现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课堂上张老师便抓住这一线索来展开教学。一方面,抓住语言描写来帮助学生洞察心理。让孩子们找出描写八儿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从读中体会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孩子在动笔、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八儿的心理变化。 另一方面,抓住行为、表情来向学生展现心理。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将一个嘴馋的小孩子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八儿等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也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展现给了大家!
六(9)班吴月梅老师:吴老师抓住行为、表情来向学生展现心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不但通过八儿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作者还注重的是八儿行为和表情的描写。文章内容较浅显,在抓住八儿心理变化的同时更抓住了孩子们对八儿的喜爱之情,运用了最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文字,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深深地注入孩子们的心中!也激起了孩子们对腊八粥的爱恋之情!
同课异构的教学中,我们不仅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更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也在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腊八粥》的同课异构教学,不仅是一次教学创新的尝试,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盛宴。在这个美好的教学时刻,我们共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见证了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的成长和进步。
图文:王海英
初审:蔡皓玉
终审:胡赛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