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有道,探索无涯。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相互交流学习,营造“新课标视域下的“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氛围,实现课堂增效。2024年4月19日,大田县城一片区教育教学研训活动在石牌中心小学举行。大田县教师进修学校小研室教研员林翠霞,大田城一小、石牌中小、吴山中小、桃源中小、谢洋中小的校级领导及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共45人参加了此次研训活动。
语文学科专场
本次语文学科共有四节课,两两进行同课异构。石牌中小的颜幼梅老师与城关一小的卢小芹老师执教一年级《动物儿歌》,桃源中小郑新琴老师与谢洋中小陈振来老师执教五年级《清贫》。
石牌中小颜幼梅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一课,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扎扎实实做好识字教学。颜老师通过复习巩固生字,让孩子们迅速对形声字有了初步认识,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利用课件、表演读等形式教会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创编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城关一小卢小芹老师执教的《动物儿歌》一课,充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 教会学生认识读写文中的生字;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学习儿歌语言的同时进行再创作,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桃源中小郑新琴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清贫》一课。和平时代,学生的生活远离了贫穷,在理解清贫对于革命的意义还会有些空洞化,概念化,郑老师将此问题作为本文要突破的难点。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了解课文,教会孩子们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深刻感受方志敏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清廉朴素的精神品质。
谢洋中小陈振来老师执教的《清贫》一课,充分培养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参与意识。通过分角色朗读、圈画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引导学生感悟侧面描写的写法,也就是反衬法,用国民党兵士的贪婪、腐败,反衬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
数学学科专场
本次数学学科共有四节课,也是两两进行同课异构。石牌中小的王新秀老师与吴山中小的陈涂文灿老师执教三年级《年月日》,石牌中小的吴丽红老师与桃源中小的方雪芹老师执教四年级《三角形的特性》。
石牌中小王新秀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本节课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年历卡、希沃课件等直观手段,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系统学习掌握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及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学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吴山中小涂文灿老师执教的《年月日》一课,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步认识年、月、日,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有序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石牌中小吴丽红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本节课旨在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桃源中小方雪芹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特性》一课,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图形、模型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为以后学习其他图形打好基础。
英语学科专场
石牌中小王巧香老师执教英语(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eight o’clock every morning.》一课。通过谈话让学生了解一些职业类名词及不同职业工作的艰辛,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重点巩固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的运用。通过学习本课,学生理解并会运用句子“My ... goes to work at…”表达某人的工作时间,以及“What does he / she do? He / She is…”来询问和表达某人的工作。充分引导学生体会中西方作息时间的差异,体会父母工作的不容易,更加爱自己的父母。
城关一小翁晓芳老师执教的英语(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eight o’clock every morning.》一课,使学生感受父母工作的不容易,从而懂得爱父母以及懂得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的职业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的热爱和尊重。教会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课单词,运用句型来表达他人的上班时间,以及运用He/She is a nurse/worker/...来表达他人的职业。通过翁老师的引导,学生能读懂、理解文本大意并回答相关问题,运用目标语句表达他人的职业和上班时间。
研讨交流专场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评课议课同样精彩纷呈,见仁见智,大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成长,在碰撞中学习。课后,老师们对自己执教的内容进行说课、反思与总结。在场的听课教师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观课感受,实现了不同学校之间的深度教学研讨与互动,让校际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石牌中小教研室副主任吴晓梅主持语文评课议课主题研讨,她肯定授课教师准备充分、设计精妙、过程精彩、特色鲜明、效果突出,同一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用不同的方式讲解,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注重师生的有效互动。同时应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石牌中小教研室副主任陈丽芳主持数学评课议课主题研讨,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林翠霞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议,充分肯定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对同授课内容进行了处理,呈现出了风格各异、精彩迭出的课堂,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石牌中小英语组组长林秋红主持英语评课议课主题研讨,与会教师们肯定了各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分别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方面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听、说课教学的具体实施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要基于生情去整合教材,将“情感渗透”发挥至每节课中;要制作相对应的评价量表,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关注语言学习本身。
讲座专场
城关一小林小靖老师的讲座主题为《于细微处巧练笔》,她就自己具体做法和心得,借“小练笔”抛砖引玉。她认为统编教材编排上注重读写融合,课堂练笔是读写融合有效的载体。课堂练笔短小精悍,既能减缓作文坡度,又能融入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使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引起情感共鸣,激活创新思维。作者巧妙构思之处,文章独运匠心的地方,便是我们练笔的好所在,语文教师要具有慧眼,善于挖掘珍稀资源,及时练笔。练笔时,讲究策略,求真务实,巧妙实施。
石牌中小叶聿祥老师的讲座主题为《五育并举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他对五育并举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深度剖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每一次交流探讨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都是为了更好地凝聚教学力量。授课老师们践行“一课一得”教学理念,展现了别样的风采,带给与会教师满满的“惊喜”与收获。“五校”将继续携手齐行,在反思和研讨的过程中切磋交流,碰撞提升,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备、教、学、评”一体化的高质量课堂,让愈开愈盛的硏训之花一如既往装扮大田的教育花园。
图文:陈本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