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区域游戏时,阅读区的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我走进一看,原来,她们正在阅读《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
“这是毛毛虫。”
“它的头是红色的。”
“它在干什么呀?”
“它在吃东西吧。”
“它吃这么多好吃的啊?”
“我也喜欢吃。”
……
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很感兴趣。为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指南》和小班的课程计划,我们以这本书为课程的大框架,开展了相关活动。
和孩子们一起共读绘本前,我们进行了集体讨论,列出了孩子们想要知道的问题:
1.毛毛虫吃了什么?
2.毛毛虫长什么样?
3.毛毛虫为什么会肚子痛?
4.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5.毛毛虫是怎么爬的?
问题一:毛毛虫吃了什么?
我们和孩子们通过师幼共读、亲子阅读、幼幼互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小小的卵里钻出一条毛毛虫,啃穿了苹果、梨子、李子、草莓、橘子、蛋糕......最后,它由一条毛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师幼共读
亲子阅读
幼幼共读
多种方式阅读绘本之后,孩子们都能说一说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认识了各种水果,感知了与水果匹配的数量,促进了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增进了同伴交往。
问题二:毛毛虫长什么样?
1.绘本里的毛毛虫长什么样?
2.现实生活中的毛毛虫长什么样?
“我觉得毛毛虫长的像蚕宝宝。”
“毛毛虫是绿色的身体。”
“毛毛虫的脸是红色的,它还有尖尖的刺!”
“老师,毛毛虫有很多脚,它身体长长的。”
“毛毛虫爱吃蛋糕、冰激凌和棒棒糖!”
在孩子们的对话中我们发现他们其实对毛毛虫的了解比较浅显,还停留在绘本中,于是,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也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
我们发放了调查表,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搜集资料,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从孩子们的交谈和绘画中,反映了他们对毛毛虫外形特征的精准观察,他们的观察已经有了一定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客观描述到主观感受,皆有涉及。
美术活动:好饿的毛毛虫
问题三:毛毛虫为什么会肚子痛?
靖雅:“因为它吃太多东西了,有很多垃圾食品。”
皓轩:“因为它没有吃青菜。”
锦杨:“因为它挑食。”
孩子们回顾了毛毛虫这六天内吃过的食物,并且对所有的食物进行了分类,按照孩子们的猜想进行了“健康食物”与“垃圾食品”进行分类。他们很快就把水果分到了健康食物,把棒棒糖、蛋糕、火腿等一些食品跟垃圾食品进行了归类。但是在给根黄瓜分类时,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见,绝大部分小朋友都认为它是蔬菜,是健康食品,只有少数小朋友认为它是垃圾食品。最后我们一起分析了绘本了解到,黄瓜确实是健康的蔬菜,但是毛毛虫吃的是一条腌黄瓜,腌黄瓜的盐分含量非常高,吃多了对身体是不好的,特别是我们小朋友要少吃腌制的食品。孩子们听后都认为腌黄瓜要归类于“垃圾食品”。
听了毛毛虫乱吃东西肚子痛后,孩子们纷纷表示不能吃垃圾食品。
问题四: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在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时,很多小朋友对“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非常好奇,我们通过集体教学和观察蝴蝶蛹,让幼儿探寻生命的奇妙。
1.集体教学
通过观看视频,我们知道了蝴蝶妈妈会在树叶上产下卵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卵宝宝会变成毛毛虫。卵宝宝出生后会拼命地吃叶子,不断长大。在长身体的过程中,毛毛虫会经历五次蜕皮,蜕皮完成后,它会找到一根坚硬固的树枝开始吐丝,用丝线织成一个胖乎乎的壳把自己紧紧包住,这个壳就叫茧。过一段时间,毛毛虫就会在茧里变成蛹,最后它从茧里钻出来就变成漂亮的蝴蝶了。
经过了充分的信息了解后,孩子们用绘画、涂色的方式表征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个别孩子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整个过程,多数孩子能讲出几个变化过程中的关键词,如:卵、毛毛虫、茧等。
2.观察蝴蝶蛹
初次相遇,我们有许许多多的问题:
1.这是真的吗?它们会动吗?
2.为什么蝴蝶蛹的颜色不一样?
3.为什么有的蝴蝶蛹上有尖尖的刺?
4.绿色的蝴蝶蛹上面为什么有一条白色线?
因为蝴蝶蛹的品种不同,所以它们的颜色不同。我们将蝴蝶蛹头朝下挂起来,这样会更容易孵化成功。蝴蝶蛹身上的白线在这里就起到了作用,因为青斑蝶的蛹是非常光滑的,这根白线刚好可以用来绑绳子进行悬挂。
在蝴蝶蛹来到小三班的第四天,孩子们来园惊奇地发现孵化器里出现了两只漂亮的蝴蝶。
细心的小朋友还发现了茧的下面还有血,后来了解到其实不是血,是羽化后留下的红棕色分泌物,然后原本绿色的茧只留下一层薄薄的、透明的外壳。
在孩子们的悉心照料下,蝴蝶的翅膀越来越硬朗,他们开始讨论要不要让蝴蝶回归大自然呢?孩子们有了不同的意见。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蝴蝶们也越来越活泼,它们在孵化器里一飞就撞到,翅膀上开始有了缺口,孩子们终于同意将蝴蝶放飞。
邂逅蝴蝶,孩子们是幸福的,他们每天照料,一起观察、分享关于蝴蝶蛹的新鲜事,社会性交往得到了发展。
问题五:毛毛虫是怎么爬的?
结合问题五,我们开展了沉浸式游戏“假如我是毛毛虫”,孩子们学着毛毛虫的样子爬行,还用语言描述毛毛虫爬行的方式。
1.模仿毛毛虫蠕动
2.手指游戏:毛毛虫
3.化茧成蝶翩翩飞舞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能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展开创造性游戏。他们能用动作惟妙惟肖的表现毛毛虫蠕动的样子,能用语言描述毛毛虫爬行的细节,通过游戏他们获得了真实的体验,如:当毛毛虫真累啊、蝴蝶的翅膀要一直扇动才能飞起来......发展了孩子们的同理心,增强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区域活动
为了使主题活动与区域游戏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发展,我们将主题活动“好饿的毛毛虫”融入区域游戏当中,让幼儿在操作中满足自身兴趣和发展需要。
阅读区
在阅读区投放故事盒子、故事操作材料,孩子们讲毛毛虫的故事。
益智区
在益智区投放了与毛毛虫相关的游戏材料,如:毛毛虫迷宫闯关、毛毛虫数字水果、毛毛虫变蝴蝶过程图、找规律等。
生活区
你会用夹子吗?试着把毛毛虫送到叶子上吧!
美工区
孩子们在美工区用不同材料创作毛毛虫作品,如:蜡笔、卡纸、橡皮泥、颜料、废弃蛋托等。
毛毛虫爬线,看谁走得最整齐!
课程感悟
我们的课程是在孩子们阅读了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以幼儿的问题为核心,带着他们一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收获了成长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