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缘巧合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秉承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中“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理念。幼儿与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不同种类的动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

课程缘起


         在一次集体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中,小朋友们对于小鸡感到非常的好奇。一位小朋友回答说:“我知道小鸡”,随后旁边响起:“我的奶奶家也有小鸡”,也有小朋友站起来回答,“我和妈妈去农贸市场买菜,我还听见鸡的叫声”。老师我还知道……基于幼儿对鸡的浓厚兴趣,因此开展了本次“鸡”缘巧合的主题活动。

一、与“鸡”相遇

孩子们都积极分享自己与鸡的故事。有的说在农贸市场看见过小鸡,有的说爷爷家里有很多很多的小鸡,还有的孩子说曾经被鸡啄过……由此展开了一场“我与鸡初相遇”的故事。

孩子们对于鸡有自己的看法,并且用涂色的方法来表达对鸡的喜爱。

二、探索“鸡”秘

幼儿积极探索关于鸡的秘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针对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展开了讨论,并且都有属于自己的看法。

00:05
00:04
00:15

小朋友们在生活中看见过鸡,基本知道了鸡的外形特征,于是用轻粘土捏出了自己眼中的鸡。

小朋友们对于鸡长什么样子,都有自己的看法,用画笔画出了自己眼中的鸡🐓。

三、见“鸡”行事

小朋友们非常喜欢鸡,会学着鸡的样子模仿鸡是怎么走路的,瞧,他们又开始了。

经过小朋友们的不断尝试,慢慢的学会了鸡的动作,一起去看看吧。

户外游戏中,陈耀旬小朋友用雪花片拼出了自己眼中的鸡🐓。

四、保护小鸡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小鸡更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要怎样去保护小鸡呢?小朋友们都积极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小朋友对于如何保护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展开了一场讨论。

教师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问题的提出受他们天生好奇心的驱动,小鸡吃什么?小鸡长什么样子?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孩子们想要的似乎并不是那个答案,而是一种不停去追问的快乐!开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就是最宝贵的。指南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此次班本课程我们通过和幼儿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引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实际操作,让孩子们在一次次探索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应从幼儿的角度思考,不断创新课程形式,创设环境平台,提供给幼儿不断进行探索的机会。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