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第四辑:数学游戏与逻辑思考

石油大学附属幼儿园大一班
创建于04-21
阅读 3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数学准备能力是《指南》科学领域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学习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

《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指出教师需要让幼儿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使其逻辑思维、立体思维、抽象思维、迭代思维能够得到锻炼和启蒙,在进入小学之前对数学、逻辑等思维类活动产生兴趣,对数学、逻辑等具有求知欲。且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认知规律,注重生活化、游戏化、趣味化设计,教师要充分链接幼儿生活,结合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以生活中的问题为引线,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知识,引导幼儿探究数量逻辑关系,感受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一、什么是数学?

👧🏼:数学就是数字之间的比较大小,进行加减法……

👦🏻:数学就是数字的不同排列方式解决问题。

👧🏼:数学就是用算题、加减法、算数。

二、生活中哪里用到了数学?

👦🏻:去超市买东西、买菜,想知道我们买的东西多少钱时,要用到加减法。

👧🏼:我们每天看的钟表。

👦🏻:漂亮衣服上的有规律排列的数字装饰。

三、游戏中的数学

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和步骤,即从动作层次的操作发展到抽象层次的运算。要使幼儿数学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就要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改变那种单一枯燥的注入式方法,采用灵活多样、手脑并用、生动活泼、多种感官参与的形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数学教育。让我们来看一看孩子们在班级中的数学小游戏吧。

1.统计游戏——出勤人数知多少

我们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出勤统计,利用幼儿每天晨间签到,小值日生统计当天来园的总人数,并在表格中进行记录,每月一次进行出勤人数汇总。

每天统计出勤人数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简单的计数和记录,还培养了观察力和责任感。提升了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每月的人数汇总活动则让他们学会了等待和耐心,知道如何通过数据了解某一事物的特征。

2.图形游戏——平面与立方体

大班除了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外及其基本特点,我们还增加了立体图形的认知,在数学活动中,我们一同认识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的六个面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立方体的组成。我们还在游戏材料中寻找立方体

👦🏻:金字塔玩具

👧🏼:小球轨道玩具

👦🏻:圆柱梯子

👧🏻:长方体馒头

👦🏻:长方体积木

3.分类游戏——数字游戏

数字很奇妙,数字的排列也很有规律,他们在方格本里面呈现出的位置也有所不同。孩子们有的是一行写一种数字,有的是两行写一种数字,还有的是一个数字占一格。

4.模式游戏——设计大师

有趣的模式游戏, 模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成的序列,可以是重复的也可以是发展的。大班孩子目前能识别相对复杂的排列模式。如:ABCABCABC、AABAABAAB模式等。

在跳绳中也有模式的影子,孩子们自主创编开、合、单脚、双脚的模式进行跳绳,在编织过程中,孩子们用压一挑一的方式完成编织

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也会将积木有规律的排列。

数学是抽象的,游戏是有趣的,当数学遇上游戏,数学就不在是枯燥的了,而是一场奇妙的旅行。在玩游戏,用数学的游戏中,幼儿不仅丰富了数学经验,也有效发展了数感及数理逻辑,进一步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有趣和有用。

阅读 3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