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晚7:00—9:30,云城沐心读书会共读《高手父母》第三课,在实验小学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聚焦到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家长“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提供给家长“学习方法”。读书会围绕“基于理解的学习,更容易知识迁移”、“修炼父母元认知”、“发展孩子自我省察能力”三个方面展开共读。
一、基于理解的学习,更容易知识迁移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学习迁移理论。魏智渊老师说,记忆力可以像肌肉一样,脱离记忆内容得到专门的训练,并应用到任何需要记忆的场合。书中所举记忆大师吕超的例子,说明这种记忆大师不可能跻身创造性人才的行列。“机械记忆术”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我们将要记住的内容结构化,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模型,建立一连串相关联的线索,这样提取时,一取一串。
读书会成员从自身实例出发就“形式训练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真正学习的核心是理解,机械记忆只是辅助策略,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力,会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地促成知识的强化与结构的复杂化,更容易实现迁移。当我们明白学习之道,学会在更高层面进行整合,看到背后相通的或一致的东西,就能慢慢地在学习领域渐行渐深了。
二、修炼父母的元认知
暑假作业没完成父母怎么办?这个话题很应景,因为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孩子作业没做完。绝大多数父母的做法是吵一顿或者打一顿孩子,命令孩子几天之内做完。孩子受了皮肉之苦,心里更仇恨写作业,大多是敷衍了事。
完不成作业,原因多是重度拖延症,缺乏统筹安排,当然,父母是有责任的。作为父母,要及时提供反馈,还要提供帮助,生气指责羞辱孩子都只会让孩子产生罪恶感。所以,父母要确立两条原则是接受现实、共同面对。
让孩子完成作业的“四步法”:
一是承担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最喜欢魏智渊老师的这句话:“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我们只是提供榜样、资源和对话。然后,请等待。”对照反思自身,远未做到,孩子出现问题,恨不得他马上承认改正,有时还带有语言暴力的伤害,只会让孩子失去了在反省中逐渐生长起来的责任感的机会。
二是帮孩子寻找解决方案。父母首先要不着眼于责备,着眼于解决问题,将未完成作业这件事归因于能力而非态度;再由孩子主导问题解决方案,给出建议,并协助完善;最后以支持的方式介入(创建环境并提醒)。
三是跟进。父母坚持跟进,孩子就容易养成习惯,跟进过程必然有困难,孩子懈怠是必然的,可以用罗列清单的方式反馈打卡。父母最关键的是态度要温和而坚定,坚持原则又不失变通。
四是庆典。不管花多长的时间补完作业,只要是完成了,就应该带孩子庆祝,让孩子有成就感,而成就感也会为孩子带来良性循环,给他战胜其他困难的勇气。庆典的方式可以给孩子一份礼物、或是一封激励的信,也可以是丰盛的饭菜,实现一个小愿望等。
看似简单的四步,要心平气和地做起来还真不容易。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元认知,反省自己的思维方式、情绪模型、教育观念等,只有父母的成长才会有孩子的进步。
三、发展孩子自我省察能力
“发展自我省察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并追求生命意义。”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教孩子怎么达到目标,而且要帮助孩子不断地完成认知升级,即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生命态度、价值观和人生的意义,不断进行省察,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地自我调整,持续地迈向人生的幸福。
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时需要把握三条原则:规则约束、环境控制、结果反馈。信任不是放任,监督是帮助孩子设置边界,明确边界,理解和遵守规则,帮助孩子找到生命的意义,找到学习的乐趣。
让我们借魏智渊老师这本书,打开一扇窗户,一面镜子,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旅程中,理解生命的珍贵和奥秘,以日以年的耐心守望,一路总会遇到越来越美的风景。风景的尽头,是更好的我们和孩子,是一段幸福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