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课巧设计,“异”构促成长 丨《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方老师
创建于04-20
阅读 5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4月17日,甲子中学高中地理科组开展了《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胡江涛和苏珍珍两位老师分别进行授课,高中地理科组科任教师共同参与此次教学研修活动,课后进行评课议课。

苏珍珍老师通过列举《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中的饥饿人群数据和展示俄乌战争引发的粮食危机片段作为课程引入,并向学生提问:中国的粮食还安全吗?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课上,苏老师以“粮食安全生产的资源基础-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两条线索展开新授内容,并通过多个地理示意图和地理图表向学生展示了我国耕地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其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课堂结尾,苏老师及时进行检测,当堂反馈,做到了精准教学。

苏老师的课堂流畅自然,紧扣课标,语言精练,突出强调要保护土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的主题思想,落实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胡江涛老师通过1942年河南发生的饥荒真实事件和《谁来养活中国》报告作为新授课的导入,抛出问题“中国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课上,胡老师设置多个地理探究问题串联学习内容,驱动学生深入思考我国耕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在探究我国耕地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环节,胡老师指导学生读取地理图表信息,引导学生表述观点,并及时点拨学生答题要注意规范用语用词,帮助学生更好厘清答题思路,理解学习内容。

整节课堂胡老师十分注重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和读取地理图表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课后,地理科组科任教师参与研讨。肖福萍老师评到苏老师整节课程内容完整,重难点突出,但应落实自主学习,加快课程进度;胡老师将课标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中,拓展补充详尽。卢少红老师认为两位老师侧重点不同,条理清晰,内容详细,但需要与学生进行更多互动。其他科任教师亦表达了对两节课堂的听课看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最后,陈幼梅组长点评到苏老师授课语调平缓,内容充实,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读材料读图表,较好地落实了课标要求。胡老师语言功底扎实,富有激情,对学生做题技巧引导到位,且通过袁隆平的例子激发学生珍惜粮食爱护环境的意识,较好地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

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既有对课标理解的和谐共振,也有不同想法的碰撞,两节课堂风格各异,却同样精彩,有效促进了甲中地理教研团队的成长与发展。

阅读 5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