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如诗画的杭州回来,不觉已快接近一个月了。几次提笔,但思绪繁杂总不能静下心来成稿。烟花三月下江南,那种踏着春天的旋律、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飘飘欲仙的感觉,似乎一直萦绕在心头。即便是回到姹紫嫣红的花城广州,望着遍地火红的木棉花,亦能回味起几缕那时醉美江南的韵味,感染着我总要写点儿什么。
这次的杭州之行,缘于年前有次回家探望父亲。我问父亲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父亲说杭州的西湖。虽然父亲反复讲只是随口一说,但自己已暗自有了一个决定,再难也得预出一周的公休时间,争取三月底带父亲去一趟杭州,畅游圆梦。
年后回到广州,就一直在规划这件事。因为考虑到父亲虽然身体尚好,但毕竟已经八十二岁了,行程攻略尽量不能安排得太满。但最不好确定的就是阴晴不定的天气了。二三月的广州不断在冬夏两季之间交替变幻着,杭州的天气似乎也好不到哪儿去。特别是计划出行的那一周,杭州天气预报全部有雨,而且中间还有一次降温,甚至让我产生了改换目的地的想法。但最终,父亲话语中的那份期盼,让我打消了这份顾虑。
三月二十三日,我和父亲是夜里十点多到的杭州。从火车站打车到酒店,天一直下着雨,也就无暇顾及观赏杭州的夜景了。带着些许的疲倦和一份期待,我和父亲都很快进入了梦香。
我和父亲在杭州的行程总共四天。第一天游西湖;第二天到了飞来峰、灵隐寺;第三天报了乌镇一日游的旅行团;第四天游胡雪岩旧居。几天所见,就好像是一幅自然天成的唯美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一般,那种沁人心脾的美,无法用言语表达,也无法用文字描述,只能用心去体会和品味了。如果按照时间轴来记录这几天的美好回忆,似乎过于单调。那就跟着感觉,按照去到的几个景点,努力还原一下这几天所领略到的风土人情吧。
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来之前对于杭州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苏轼的这首诗里。这几天杭州的天气,也正如诗名《饮湖上初晴后雨》一样,上午风和日丽,一般都是到了下午天气渐阴,但风雨欲来又止,仅落下点点微雨,却为江南之美增添了几分朦胧飘渺的意境。苏轼对于西湖的描写,也并未对西湖景观作具体的描述,而是借用西施之美,带给人一种美的神往。因为这首诗,西湖也被称为了“西子湖”,也因为西子湖,很多人爱上了杭州这座城。西湖三面环山,一面对住的就是杭州城,古时称之为临安。面对西湖不建高楼的传统,也让西湖之美与杭州城融为一体,自然天成的灵性得以留存。我想人也是如此,当我们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把自己包围起来的时候,就失去了更大的空间,失去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和父亲住的旅店就在西湖附近,走过去大概也就十几分钟。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提春晓、曲院风荷、断桥残雪等西湖十景,如十颗璀璨的明珠,环绕着镶嵌在西湖这块宝石周围。我和父亲先是在湖滨码头乘船,登上了西湖唯一对游人开放的湖心岛--小瀛洲,三潭映月指的也就是这里。游完瀛州岛,接着乘船出岛来到花港观鱼码头。由于没有目的地,不知道去哪里,于是干脆登上游览观光车来个随意游吧。车上需微信扫码付款,但不同的站点收费又有不同,索性付了80元/人的全款。乘着游览车,快速经过了苏堤、岳王庙、断桥等景点,不经意间却又回到了我们住的湖滨码头附近。虽然感觉景区对于游客的指引不是很明了,但任何事情都有它发生的价值,也正是这一次的经历,让我快速了解了西湖十景的大致分布,也算是价有所值吧。接下来的几天,我和父亲基本上都是上午游完一个景点后,下午再到西湖边逛一逛,闲游一番。
西湖景观最大的特色,就是把江南园林的那种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红叶绿,人造景观与自然风光相互映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意盎然,让人心醉。在苏堤上漫步时的柳舞莺歌又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既然美到让人无法用言语表达,就附几张照片以作留念吧。
灵隐寺
经过第一天的游历,大致了解了杭州主要景点的整体布局,也就基本确定了后面几天的游览规划路线。第二天清晨,我和父亲乘公交车到了灵隐寺。灵隐寺坐落于飞来峰景区内。进入飞来峰景区后,很快就到了灵隐寺。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开山祖师为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也许是因为内心的一份虔诚和敬畏,也就没有拍照了。出了灵隐寺,大概继续向前走几百米左右,就到了一个分岔路口,一条去永福寺;一条去韬光寺。我和父亲选择了左边去永福寺的那条路,因为这条路看上去要稍显平缓一些。人生很多时候也面临着分岔路的选择,跟随当下的感觉即好,因为每条路都有它独特的风景。相较于灵隐寺的人潮涌涌,我和父亲似乎都更喜欢隐于半山中永福寺的那种曲径通幽、鸟鸣无踪的静谧感觉。特别是寺门口的“不二法门”对联:“万事知足皆常乐,世情能舍是永福”,不禁让人驻足沉思。
乌镇一日游
到杭州的第三天,我和父亲参加了乌镇一日游的旅游团。省去了自己攻略的繁琐,倒是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游乐之中了。
在乘坐大巴去乌镇的路上,需要到一家国营蚕丝厂现场观摩购物。虽然是旅游团安排的导购活动,但桐州是隶属于杭州市最著名的桑蚕丝产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导购讲解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关于真假桑蚕丝的辨识知识。比如商标是否有注明是“桑蚕丝”、“中长丝(优质品)”等;如何通过拉丝、看光泽、用火烧、看内芯等办法来辨析桑蚕丝被的真假与品质。
下午到达乌镇。乌镇因免费承接了黄磊自导自演的《似水年华》电视剧拍摄地而成为了当地古镇的后起之秀,刘若英的一曲《似水年华》更是走红大江南北;乌镇也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而闻名于世…整个小镇被水道一分为二,主要景观都在东栅这边,也是以往大户人家的聚集地。如今不愿搬离的百来家原住户也被称为是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沿水道而建的房屋,很多都是飘出一小部分用柱子支在水面上的,这样能让居住空间宽敞些。相较于广州的陆地骑楼,这里就可谓是水上骑楼了。
胡雪岩旧居
今天是杭州游的第四天。本来计划去胡雪岩旧居,但去到的时间尚早,胡雪岩旧居还未开放。不过却意外发现附近有一道残留的南宋古城墙,虽历经700多年的历史变迁,如今仍然散发着两朝古都的神韵。我和父亲顺着古城墙旁的一条小路拾阶而上,忽然发现这里别有洞天,一座建在山上的“吴山公园”跃然眼前。来到半山腰的平坦处,几座茶庄散落其中,三三两两的长者聚在一起饮茶聊天,颇为自在。相较于广州早茶的喧嚣,公园内树荫下沐浴在晨光中的茶铺,更能让人感到一种闲情逸致的惬意。逛完公园,正好接着去到胡雪岩旧居一游。
胡雪岩旧居
参观完胡雪岩旧居,我和父亲乘公交车再次来到西湖边,一路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慢慢走回了旅店。说来也真的很幸运,刚回旅店不久,几天都是风雨欲来又止的天气,终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大雨。感恩上天的眷顾,让我和父亲的这次杭州之行顺利圆满。
晚上十点来钟,也许是几日的劳顿,父亲眼镜未摘就已安然入睡。伴着父亲的微鼾和窗外的雨滴声,思绪纷飞。想着父亲出门时的急切;想着父母的养育带给我的所有内在品质;想着父亲渐渐老去的身影;想着岁月的年轮在心间留下的道道痕迹;想着……许许多多,久久未眠。明天,我和父亲就将结束这次行程,回到不同的城市,继续着我们各自的人生旅途。人生海海,父亲带我慢慢长大,我随父亲慢慢变老。人生本就起落浮沉、变幻莫测,所有的发生和经历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地沉淀,唯有来自于父母那种自然天成的爱才能让生命得以传承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