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让多样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并得以提升。在2224年4月,四年级数学组开展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活动的主题围绕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展开,四年级组老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绍沙老师 《三角形特性》一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力求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底、高及会画高。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三角形的定义。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练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能够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难点,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
“三角形的认识”李会老师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的延伸。本节课教学难点是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和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李会老师设计了一系列动手实践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借助直观,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混浊为清晰,巧妙地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徐进老师本节课从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导入,利用这个生活资源弥补课程不足,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如何正确地理解并画出三角形的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什么学生在画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错误,经过认真分析与思考后,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高”的意义没有理解,他们不能正确地找到顶点及相应的对边,学生的操作是在模仿中进行的。因此,先利用三角形帮助学生找顶点及相应的对边,分散三角形“高”定义中的难点,最后让学生通过“猜想”“推理”,感知三角形不同的高及相应的底。
张梅芳老师教学的《三角形的特性》,从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情境,通过画三角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直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概念的形成,进而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并引导学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重点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突破难点,从直观到抽象,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
顾会丽老师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用学生熟知的三角尺,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等环节进一步学习它各部分名称,再深入学习它的特性。
杨琼花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特性》,由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导课,让学生看了图片后,谈感受,由此带我们走进了今天的学习。接下来,紧扣课题“特性”二字,让学生知道特性就包括特征和性质两部分的学习,由此展开学习不仅学生思路清晰,而老师及时、有效的板书,更为本节课增色不少:对三角形定义的理解,杨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风格,并没有把学生生拉硬拽的来理解其定义,而是先让学生说你认为什么是三角形,再通过及时的练习,一次次让学生判断、思考、分析、修改......
随着题的结束,学生也清楚的得出了三角形的定义,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最精彩的部分要数对三角形画高部分的处理上,杨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抽丝剥茧般的把本是很抽象的话变成填空题,让学生通过自学再填空,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道的学习得到了思考,而且也教给了学生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张金权老师把学习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三角形联系起来,构建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有用的数学。
最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每个小组都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教研活动让自己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凝聚力。
通过这次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以研促教,共同进步”的重要性。我们相信,在教研的道路上,我们会不断进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