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06】同课异构展风采   以教促研共成长——记课题组成员参加莲花县小学第一片区“同课异构”连片教研活动

朱爱飞
创建于2024-04-19
阅读 16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在这春花烂漫的时节,为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促进片区教育的共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4月17日,在城厢小学开展了莲花县小学第一片区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课题组全体老师积极参与此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新课标基本理念为指导,围绕“教学评一致性”展开,两位老师以三年级《认识面积》进行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她们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

同课异构   精彩纷呈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教师就有一千种课堂”。课堂上,老师们教态亲切,绘声绘色,“比”出了实力,“赛”出了风采,提升了教学水平,彰显了别具一格的风采。下面就让我们来领略她们的课堂风采吧!

       下午第1节,由城厢小学的罗维维老师执教。罗老师极富亲和力的语言,让孩子们留恋,让老师们陶醉。她通过对比、设悬、验证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中理解了什么是面积之后,罗老师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自主探索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一致认为用小正方形作为测量图形面积较合适,同时整堂课也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

       下午第2节,由六市中小学的陈娇老师执教。陈老师基本功扎实,先以学生大扫除场景引入新课,再通过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并深刻懂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平时要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在学习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时,她让学生通过用剪拼法、单位图形度量法等方法,让学生体验了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以及小组合作的团结性,这样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把课堂推向了高潮;最后通过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来加深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收获满满。

课后教研  谏言献策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例展示之后,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和第一片区数学教师们欢聚在录播室,进行了集中研讨,研讨会由科研主任朱丽花主持。首先是由上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期望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各位听课教师纷纷畅所欲言,共同分享交流,同时也为打造“教学评一体化”优秀课堂献计献策。

       此次“同课异构”教研交流活动为莲花县第一片区数学教师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落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为促进莲花教育的共同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专家引领   共促成长

       一线教师畅所欲言后,城厢小学贺玉兰副校长、贺铁洪校长分别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他们对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肯定了她们精心准备,并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并要求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推广。

       课题主持人刘巧灵是江西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经验丰富的她也作了精彩点评,她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常听常看常思,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述图形与几何的数学知识时,可学习采用顾志能先生的“生问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大胆质疑,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教师们在异构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既提高了教学素养,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发展。我们坚信,本次教研活动播下的新苗,必将在莲花这片教育沃土上长成参天大树!

供稿:《信息技术环境下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组

审稿:刘巧灵

阅读 16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